教 学 相 长
夏蝉歇鸣,秋意微凉的时候,我迎来了新生班。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屈指可数,而我的班都是女生。这是我第一次带班,也有自己摸索,也向前辈请教。
当天的晚自习课,待学生安顿好行李和床铺,家长离开后,我准备了第一节班会课。考虑到学生初来乍到,都面临着如何适应学校环境、宿舍同学的问题,而大多数人又没有住校的经历,所以班会课的主题设定是“勇于适应 互助相处”。首先,我要和她们熟悉起来,帮助她们了解学校的管理和规章。其次,要帮助她们打破陌生感,形成积极、开放、接纳新同学的心态。再次,打预防针,大家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在一起生活学习,难免会有些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最后,如果意见不合,怎么办?如果发生矛盾,怎么办?我想告诉学生的是:对于矛盾,要有心理准备。面对矛盾,要学会冷处理。同宿舍同学要伸出援手,帮助化解矛盾。
班会课后,安然度过了三个月。那是午休的时候,我接到了小玉的电话,她被同宿舍的小瑶打了。小瑶当时是我们班的团支书,我听到这个消息,愣了好久,觉得自己对学生还是不够了解啊。我分别找到发生冲突的双方了解情况,找同宿舍的学生了解情况,发现她们宿舍已经分成了“两派”。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到女生打人,但当发现我自己的学生打人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些意外。家长听说自己的孩子被打了,一直打电话跟我表达不满。我知道这件事情一定要处理好,从长远的角度看,以后这两个孩子还是同班同学,不能让她们心里留下疙瘩。
双方家长都到了,小玉的家长要求孩子去医院做检查,小瑶的家长表示同意,但小瑶却在旁边叫嚣着喊:这是碰瓷儿呢!检查结果出来后,没什么问题。但小玉一直喊头疼、头疼。遇到两个学生这样的态度,我也真是头疼的很。
我觉得自己的脑子里一团乱麻,就找到学校政教科的领导反映情况,寻求帮助。领导明确告诉我,不管什么原因,动手打人就是不对的。一句话,醍醐灌顶。对啊,我一直努力在化解矛盾,却并没有给到学生一个明确的态度:打人是不对的!
现在回想当时我的处理方式并不妥当,一心想着息事宁人,却没有达到宁人的效果。遇到事情,首先应该关注人的感受、情绪。但我并没有做到。我应该首先去关注小玉被打的委屈、害怕、自尊受伤等负性情绪,并向她表明态度:小瑶打人是小瑶的错!老师一定会为她挨打这件事做公正的处理。我应该去纠正小瑶用暴力解决问题的错误做法,明确地告诉她:打同学,并不代表你很厉害,大家会认为你是暴力狂,只会让大家远离你。学校不允许打架,这也违反了校纪校规。文明社会里,只有无能的人才会用拳头解决矛盾。
通过这件事,我对两个学生的家庭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广泛的。小瑶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嚣张跋扈在她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中都是有迹可循的。为了让小瑶开心,奶奶会说,都是别人的错。奶奶觉得自己孙女哪儿都好,就是脾气有点倔,得哄着。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一切事情都顺应小瑶的心意,满足她所有的要求。宠溺孩子,让她变成一个“小霸王”,霸道无疑。在成长经历中,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缺席。妈妈觉得这孩子跟自己不亲,不听话。
中职学校的学生特点不是一句学习成绩不好就能概括的。做了班主任之后,我发现:有的孩子没有健全的家庭,背负很重的心理负担,无心学习。有的孩子性格有些明显缺陷,比如偏执、执拗。有的孩子社会能力发展不良,比如不善交往和沟通。还有的孩子价值观混乱。《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中职学校班主任岗位是重要的专业性岗位,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是重要的育人工作。班主任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和培养目标要求,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一道,认真履行学生思想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组织班级活动、就业指导工作、沟通协调工作等方面的职业。
学生的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这次线上培训,齐老师也讲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关系有时候真的能化解问题。心理咨询中也讲究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要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咨询顺利,保证咨询效果。在一本书上也看到过这样的表述:老师要和学生“谈恋爱”。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老师心中有学生,学生眼中就会有老师。用诚心、爱心和耐心去换取学生的真心以待。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中学时代已经尝尽了学习带来的挫败感,吃尽了没有自信的苦。进入中职学校之后,需要有人能够帮一把,帮她们重新点燃心中希望的火苗,扬起心中自信的风帆,踏上心中梦想的征途。让她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有人可能会问,教师当久了也会有职业倦怠吧?是啊,总是同一个专业,同一个学科,同样的课程。可是,如果想想我们面对的学生总是不同的,总是在变化的,总是在成长的,又怎么会有倦怠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教育的一直是独特的人啊。我想,这是教学相长的深层含义吧:陪伴着学生心灵的成长,同时作为教师,我们的心灵也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