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教育风暴》有感
李国有
怀着对未知的渴望,对新理念的崇拜,我把《新教育风暴》读完了,我被书中展示的事实和透射的智慧和远见所深深吸引,被王能智等一位位导师真正的教育所折服,被作者王宏甲为力作付出的艰辛而感动。感谢学校推荐我们读《新教育风暴》,感谢作者带给我们风暴般的洗礼。这本书给我们注入了新的能量,同时引发了我们对教育实践的思考与反省,其中书中几个最亮点的词如“改变”、“自信心”、“探究性学习”、“生存能力”、“正负螺旋”,“综合课程”等给我印象最为深刻。
中国的教育要改变先要改变教师。中国教育认为,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教得精彩、精辟,学生除了课堂听讲和踊跃回答问题,应该用课余时间做练习和温习。中国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个好学校,能遇到好老师,这其中更看重的是老师教的水平。而西方教育则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获得。所以课堂上的主体究竟是谁呢?我们往往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那学生真的在听吗?这一连串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的课堂更像是导演在舞台上表演,而演员在台下观看,这样做就本末倒置了,而我们却还在乐此不疲地重复做着这样的事情。中国从来不缺教师,问题是“一个特级教师,在新课程面前也会变成不合格的教师。”这就充分说明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教师,在新教育的背景下,都显得力不从心。而像书中先进教师的代表王能智、张郁茜、曹彦彦、朱海燕等老师,则是我们学习探索的榜样。实践才是真正的良师,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说话、动手、又说又做、说做并用,这才是我们需要改变的思想。所以新教育风暴来了,改变教师的教育观、教育方式首当其冲,因为教师是最善于探究性学习的智慧群体,只有教师改变了,教育才会改变,一个民族的进步才有了知识资源的强大支撑。
为孩子营造成功感的体验,撑起他们的自信。成长中的孩子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比获得多少知识都重要。许多时候,我们惯于批评孩子的错误,越批评越做不好,越做不好越批评,这就进入了我们所说的恶性循环,即负螺旋状态。永远要记得,不管多少调皮的孩子,心都是向上的。多一点赏识和鼓励,多一点给予成功的体验,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过错,改变我们对孩子评价的语言,一句“你会成功的”比“你怎么这都不会”所能带来的教学效果完全不同。所以赏识我们的孩子吧,让孩子自信起来,进入到良性的轨道上来,即正螺旋状态,他们就会成功的。
让我们的孩子进入探究的世界。一个好的教师,不是自己能教得有多好,而是如何能让学生进入一个琢磨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给他什么,而是他自己内心琢磨出了什么,孩子琢磨,他就会不错。浙江的课改,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们同样在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印象深刻的是宁波一位老师讲的《曹冲称象》,一般老师重在让学生感受曹冲的聪明,而优秀老师会让学生打开脑子,思考如果自己是曹冲,会用什么办法称象。老师的启发引导,就是探究性学习的开关,会把学生脑子里的聪明释放出来。成长中的生命,是一种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状态。捍卫他对不知的好奇心,他就会主动求知。探究性学习对孩子是多少的重要啊!
对于职业教育,我们同样需要课改。当今,家长们多数看不起职业教育,这是有历史和社会的原因的。职业教育更注重的是人的能力的教育,对于社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教育。作者同样认为,国家应扩大加强职业教育,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为每个孩子找到一条最合适个人发展的路,亦即“对自己来说,争取成功的把握性最大的路”。这是政府、社会、教师、家长都必须深思的问题。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看完这本书,对于我的冲击也很大,也常常使我陷入沉思,需要改变的还很多。。。
展望我们的教育,困难重重,但新教育风暴已经来临,我坚信:我们的教育如同黎明前的黑暗,即将迎来的是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