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正确的批评方式?
牛云龙发起了话题2020-11-26
12
回复
41
浏览

目前的教育环境与10年前、20年前已经大不同。以前每个家庭有3—4个孩子,家长不会去特别照顾某个孩子的情绪,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一家N口人,都围绕着孩子生活,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必然教育方式也需要改变。

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批评孩子,避免语言暴力伤害了孩子!

这里有16个小技巧,送给老师和家长!

1.先听听孩子的解释

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让自己的批评更有针对性。

2.让孩子学会换个立场

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问问孩子“如果是别人,该说些什么”。

3.父母也要自我批评

在批评孩子之前,先来一番自我批评,拉近孩子的心理距离,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4.批评孩子注意场合

家长批评孩子最好单独进行,不应在公开场合,如公共场合、当着亲友和朋友的面。

5.批评时别翻旧账

本来一个很小的错误,非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这样的批评只会让孩子与你对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6.批评时就事论事

批评孩子只评价事实,不分析动机,剥夺孩子最后一块遮羞布,给他强加罪名,无异于火上浇油。

7.批评时不要动手打孩子

不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反思错误,而是一味打骂,这种急于求成的批评,往往会造成反效果。

8.批评要尽量简短

尽量用最简练的语言、花费最短的时间来完成。受批评的感觉是不舒服的,谁都希望这种感觉尽快结束。

9.语音语调不能高

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倾听你的话。

10.学会暗示和沉默

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孩子自然能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

11.想批评前可以借鉴他人

父母用他人类似的行为,暗示孩子不要犯同一个错误,这么做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12.给孩子一点心理安慰

孩子犯错误受批评后往往心里失落,父母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安慰,让孩子感觉你们依然爱他。

13.父母应“统一战线”

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孩子想的就不是如何改正错误,而是如何寻求庇护。

14.别把坏情绪发泄给孩子

受到坏情绪影响时,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不是客观公正的。“你一天到晚……”“你从来都是……”等很可能使矛盾激化。

15.增加身体接触

搂着孩子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给他讲道理,用眼睛正视孩子,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16.批评和鼓励相结合

批评后加一点鼓励,不仅能使孩子尽快改正错误,还能引导孩子向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

所有回复
  • yuanmengmeng 2020-11-26

    从多个方面、角色进行了总结,全面!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zhanglibovvv 2020-11-26

    语言是双刃剑,善用语言的武器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wushuaichao 2020-11-26

    扬长避短,教师批评学生,应积极创造条件,点燃他们的心灵之火,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使缺点向优点方面转化.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yangzhiyun 2020-11-26

    教师与学生实行 “心理位置互换”,是做好批评教育工作的关键,教师应经常想,假如自己处在受批评学生那种境遇和心理状态,将会如何想?如何做?这样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就能使自己的批评热情而诚恳,更具真对性和接受性,受批评的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从而不存在戒心敌意,这就为接受批评提供了最佳的心理状态.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史少鹏 2020-11-26

    针对孩子不同的错我,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批评教育。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尤其尽量避免伤害学生自尊心,自信心。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xuxiaohong 2020-11-26

    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曹欣华 2020-11-26

    教师批评孩子和家长批评孩子是不同的,要注意身份的转换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dingyin丁引 2020-11-26

    要给孩子创造体验到成功喜悦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一次工整的作业、一次检测的点滴进步、一次瞬间的灵感……都是孩子树立信心的元素,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夸奖和表扬,让孩子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强化自我概念。孩子倾诉和宣泄厌学心理,老师要多倾听、多宽慰、多疏导、多鼓励,以老师的耐心和信心感染子女的信心。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songluyao 2020-11-27

    教育与批评孩子最好在家中。一家人可以在一周选择一个时间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交流。父母可以借此机会提出对孩子的要求,孩子也可以对父母提出意见。在平等交流之后,孩子如果认识到错误,父母可以督促孩子自己订出改正错误的计划表。孩子普遍自尊心很强,他对于自己写下的计划是会认真对待的。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李双阳 2020-11-27

    批评要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由于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年龄等的不同,接受批评的能力和方式有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领导根据不同批评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
    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批评,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因为不同的人,性格与修养都是有区别的。
    可以根据人们受到批评时不同反应将人分为迟钝型反应者、敏感型反应者、理智型反应者和强个性型反应者。反应迟钝的人即使受到批评也满不在乎;反应敏感的人,感情脆弱,脸皮薄,爱面子,受到斥责则难以承受,他们会脸色苍白,神志恍惚,甚至会从此一蹶不振,意志消沉;具有理智的人在受到批评时会感到有很大的震动,能坦率认错,从中汲取教训;具有较强个性的人,自尊心强,个性突出,“老虎屁股摸不得”,遇事好冲动,心胸狭窄,自我保护意识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明知有错,也死要面子,受不了当面批评。
    针对不同特点的人要采用不同的批评方式,对自觉性较高者,应采用启发作自我批评的方法;对于思想比较敏感的人,要采用暗喻批评法;对于性格耿直的人,采取直接批评法;对问题严重、影响较大的人,应采取公开批评法;对思想麻痹的人应采用警示性批评法。在进行批评时忌讳方法单一,死搬硬套,应灵活掌握批评的方法。
    正确的批评要求细密周到,恰如其分,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当面进行批评,对于个别现象就应个别进行。另外,也可以事先与之谈话,帮他提高认识,启发他进行自我对照,使他产生“矛头不集中于‘我一的感觉,主动在“大环境”中认错。另外,还要避免粗暴批评。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