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实践”模块教学策略与建议
zhangfangzheng发起了2020-11-10
0
回复
19
浏览

生物技术实践,主要的问题是开设实验的问题,也是大家很关注的问题。原因主要是有三个:实验条件、课时紧张、高考选做。因此,有的甚至根本不开设选修一。但是,这种情况,将在9月份后发生一下变化了,学校必须要把课开齐开足。我们学校开设的实验还是比较多的,效果也还不错,简单介绍一下。

(一)参加培训,拨云见日

我们教研组参加了市里统一组织的新教材选修模块一的培训。虽然培训时并不是把每一个实验中都做了,把每一个问题都解决了,但是能够让大家做到了心理上不紧张不焦虑,了解了选修一的实验内容,明晰了一些常见的困难。这为较快地进入角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积极争取,创设条件

我们学校的领导很重视实验课的开设,在实验条件、课时数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开学之前,我们就要先和学校的方方面面联系好,大致什么时候开始实验,是否需要连堂,实验材料的准备,配备实验员加强力量等等。

(三)实验为主,理论先行

没有对背景知识的了解,甚至是相当程度的熟悉,学生进了实验室就会无从下手。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在处理本模块时,是先讲(背景知识)、后做(实验),并且指导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先把关于本实验的理论知识、实验原理、材料器具及用途、活动程序、注意事项都给学生一一强调清楚,并让学生把这些内容先写在实验报告中。

(四)资源准备,精细到位

  实验员的工作是很辛苦的。我们学校的生物实验员,按照任课教师填写的实验报告单,加班加点,按时给教师和学生的实验准备好一切必需材料、试剂、器具和设备,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而且按照分组情况,把以上用品都落实到位。并留好备用的。

(五)教师先行,有备无患

都准备好了,还不行。在做实验前,教师先做一次实验。再次了解本实验的有关事项,当好学生实验的先锋,也是为学生做实验“探探路”,做到时间控制、问题处理、关键环节心中有数。这样也能够在学生做实验时给其有力的指导。

(六)合理选择,必要取舍

我的原则是:条件允许,一定得做,条件不够,努力去做,实在不行,大胆舍弃。没有必要做全部实验,因为有些实验,中学的确没有条件开设。我们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多方查找资料,寻求专家帮助,先后开设了“大肠杆菌的分离”、“用惟一碳源培养基培养分离微生物”、“酒精发酵”、“果酒、果醋、酸奶的制作”、“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胡萝卜素的提取”等实验,并且有些简单的实验也指导学生课外完成,如前面提到的“果酒、酸奶的制作”,还有“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条件与效果”等课题,都可交给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而有些如比如“木瓜蛋白酶的固定化、“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PCR技术的实验操作等,我们是通过让学生看一些视频资料完成一个印象,重点使其把握原理和过程。

(七)复习串讲,重点突破

在复习时,拿出大约一周的时间复习选修一,主要是结合一些习题串讲知识,针对课标的重点要求和学生的疑点、难点各个突破,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二、建议

(一)走出去

结合当地实际,利用社会资源,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与生物实践有关的企事业单位(生物技术公司、检验检疫局、医院等),以及附近的高校,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生物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请进来

可以邀请有关的专家或技术人员来校给学生做报告,指导教师教学。

(三)常进修

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对教师开展有关实验技术的培训,最好能制度化。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