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克里斯托福里创制了现代钢琴的前身。在以后的200多年,又不时改良完善,方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现代钢琴,简称piano,中文称为钢琴。因其音域广阔、艺术性强、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不可或缺的社会功用,所以被称为乐器之王,随着钢琴的诞生到今天,出现了很多伟大的音乐家和不朽的钢琴乐章如莫扎特的二十几部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的奏鸣曲;肖邦的钢琴诗;德彪西的钢琴画等,人们通过双手演奏这些乐章时才能展现这些瑰宝的魅力。但如果充分将音乐展现出来,那么既要有熟练的演奏技巧又要有深刻的音乐表现力。
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可见音乐来源于生活,是人类的一种表现手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将越来越多的情感用更加丰富的方式赋予音乐并将其世代传承。
在钢琴演奏中,即使掌握演奏技巧,没有错音也不能算就是完美的演奏,钢琴家所演奏的作品打动人心,不仅因为他手指快、力度运用得体等演奏技巧,而且因为他对音乐有着正确的领悟和突出的表现能力。 目前,国内的学琴者多重视技术练习而忽略了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导致作品毫无意 境感,缺乏美感。提高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学生而言,艺术表现力的多少会受制于他的技术水平、对声音的理解和把握以及自身的修养和文化底蕴等方面。因此在教学中经常把注意力放在了对技巧训练、对声音的把握等具体的、比较技术性的问题上,但却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艺术表现力虽然是一种综合起来的能力,但并不等于它只是一个综合的产物,它自身有很多“技巧”性的东西需要掌握,在现今一些学生的演奏中,常常缺少的就是音乐的感觉,演奏得乏味、枯燥。正如一位国外教授在听了中国选手的演奏时说:“中国的学生有魔术般的手指。”而他的潜台台词是:唯独缺少了音乐。因此,在钢琴演奏中更重要的是多一些想象力、多一点音乐的表达能力。不同的作曲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创作风格与特点,弹奏者必须根据这些风格与特点来理解分析作品。要带着明确的音乐目的,努力把作品中的乐句弹得“干净”而富有感情。若作为一种纯技术来练习,则会将作品弹得机械、乏味,从而失去了音乐的美。
一、音乐表现力的基本要素
1.正确理解作品与视谱
明白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前提。作曲家在创作一首作品时会将自己的创作意图通过谱面上的音符与表情记号表示出来,作者的内心体验与内在的情感都需要演奏 者仔细读谱来理解作品。著名钢琴 家蔡崇力说过:“弹出作曲家的心意。”这就要求演奏者读谱要规范,要区分谱面的细节。
2.了解音乐术语,音乐术语会提示演奏者乐曲的速度、乐曲的情感以及音乐的性质
有些演奏者开始练习作品时完全不懂谱面上音乐术语的含义, 导致表达出错。例如法国钢琴作品,由于作品中很多的音乐术语是法语,需要查阅,很多演奏者不明白其中的意思,而又不愿在这上面多花时间。如果不明白音乐术语就会完全把作品的用意表达错,这样错误的音乐表现是不可取的。
3.学会聆听
听觉训练首先要求学生学会“聆听”自己的琴声。听时要充满对音乐的追求与想像,努力分辨自己弹琴的声音音色是否符合音乐内容的要求,学生在弹琴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很多都是由于没有“用耳朵弹琴”,没有仔细聆听自己弹奏的声音。有些学生在练琴时虽 然听到了自己弹奏的声音,但不会给自己找毛病,不会分辨哪些声音是好听的,符合音乐要求的,哪些声音是难听的,不符合音乐内容的。
4.想像力的培养
在钢琴演奏中,音乐的表现能力需要演奏者具有想象力、对音乐的正确理解和长期的舞台艺术实践能力。音乐的想象力不能是凭空想象的,它来自于内心与作品的共鸣,它是建立在对音乐理解、体验、掌握等能力基础之上的,它要根据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展开,要忠实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想象力越丰富,挖掘音乐内涵就越有深度,就越能展现音乐的表现力。
5.了解作品的音乐背景
首先,作曲家所处的时代对作曲家创作作品的风格以及音乐内容有直接的影响,了解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很有必要,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作曲家对那个时代生活情感的一种反映。其次,了解作曲家本国民族音乐的特点,本民族的音乐元素会涉入到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中。再次,了解作曲家的人物性格,这是受到社会环境,个人阅历的影响的,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看待这个世界的想法就会有差别,他的作品所表现的感情就会有区别。例如,家境富裕的门德尔松与后天失聪的贝多芬。前者的音乐情感大多处是描述美好、无拘无束的生活优美动听,后者却因为人生曲折,他的作品戏剧对比性强,抨击命运的不公。所以要全面了解作品的音乐背景,这样才能更贴近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演奏技巧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基础
在钢琴演奏中许多演奏者会遇到技术难点,从而直接影响到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干扰音乐表现,破坏作品的完整性。攻破技术难点是很有必要的。
1.学好钢琴基本功,钢琴的基本功包括音阶、琶音、双音、八度、和弦
当乐曲中出现这些技术时,练好这些基本功,就能轻松克服, 从而可以更自如地表现音乐。
2.克服技术难点后,演奏的重点就在于弹熟作品并且能背谱
乐曲的精致处理,这些有助于提高音乐表现力处理作品过程中要注意几点:作品的音乐走向,包括横向的旋律与纵向和声的走向,正确的划分乐句,乐句与语气、呼吸密不可分,更和音乐的性质、情感、风格息息相关。歌唱性的旋律,无论是哪种情感的乐曲都有歌唱性,歌唱般的音乐更能激发演奏者的乐感。培养良好的内心听觉,钢琴演奏是大脑指挥手指的运动,手指落键之前先在大脑中选择出最佳音色,这就需要内心听觉,先在心里听到再落手,这样的音色是经过大脑筛选的,所以是最适合作品的音色。
3.正确运用踏板
踏板在演奏中可以使音色更加丰富,增加色彩。还可以帮助连音,改变音量,甚至可以表示强调,增加共鸣效果,在演奏中正确 运用踏板,有利于演奏作品的音乐表现。
在弹奏钢琴的时候,只有在充分发挥音乐表现能力的同时,才会做到人琴合一、以声传情,把音乐演奏得有血有肉、有内容、有意境,引起听者心灵上的共鸣。演奏好一部钢琴作品,不仅要有熟练的技能技巧,还要有良好的音乐表现力。音乐依靠技巧来表现,若是没有了技巧,音乐就无法表现内涵;技巧依赖于音乐实现,技巧离开了音乐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音乐与技巧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钢琴演奏既不能片面追求技术完美,又不能忽视技术而只要求音乐的感受力,钢琴演奏是技巧练习与音乐表现的结合。唯有在技术与音乐的统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下,才能在钢琴艺术的发展领域中有更广阔的空间。
学好钢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