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教学作为高中非主科课程,其教学形式主要是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品味和理解,使学生在享受音乐魅力的同时激发出自身的音乐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更好更美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品质,从而全面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音乐;素质教育;音乐教学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音乐教育将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在一起,可净化心灵,提高品德。音乐能丰富想象力,开拓思维,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可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创造力,音乐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素质,美的感染。因此,音乐鉴赏教学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当前音乐鉴赏教学的研究,谈谈对学生的素质培养。
一、通过音乐鉴赏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
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尚的音乐作品有着潜移默化的道德情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陶冶对于提高人们标准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移风易谷,莫过于善。音乐正是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如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其铿锵有力的节奏,整齐有序的形成,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使人的品质优秀,精神崇高,从而陶冶学生的情绪,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
我利用音乐欣赏课堂,引导同学们如何审美,利用歌词来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正确人生观。健康优美的爱国主义歌曲,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性,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
音乐鉴赏教学中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上台表演、音乐剧等活动,我校开设有合唱团、音乐剧团等音乐社团,学生在排练中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学生在合唱中懂得了如何与别人交往、合作,如何去理解、接纳、欣赏别人,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在比赛时大家互帮互助,增强了学生的团结性。让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展示出对音乐的理解,给学生在抒发情感同时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以此增进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和交往能力,锻炼学生的表演胆量和自信心,使学生铸就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音乐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以后,音乐课变成了六大模块,除了必修的音乐鉴赏模块,还有其他5个选修模块,分别是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模块进行学习,高中音乐教师也通过模块教学注重学生特长和性格的培养。教师通过学生在音乐模块的不断学习实践,耐心专注地训练他们的音乐技能和技巧,让学生在模块学习中逐步建立起勤奋、执著、坚韧不屈的意志,以及遇到困难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和品质,培养出既有艺术特长也有良好性格的高中学生。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优秀品质上,音乐教育有着独特的作用,它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优美动听的旋律融入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教育。
高中素质教育中,音乐欣赏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音乐鉴赏使得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品味音乐艺术,使其对社会、生活有着更全面的体会和认识,从各个因素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所以音乐鉴赏教学对高中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音乐欣赏教学必定得到进一步的重视,相信广大高中教育管理者有能力使得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得到更加全面、有效、持续的发展,为高中生素质教育做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欣.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之我见[J].黄河之声,2008,(21).
[2]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
[3]谢祥清,杨蔓英.素质教育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音乐教育将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在一起,可净化心灵,提高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