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
许昌高中 高三语文组 刘小倩
一、试题分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材一般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其中社会科学类占主导。本次模考试论述类文本阅读摘编自赵学勇的《谈路遥创作的人民性视野》,属于社会科学中文艺学方面的文章,这类文章内容平易,易于理解,无需专业知识背景。所以,本次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文章在阅读上没有障碍,比较简单,大多学生依据文本能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这三道题整体的平均分分别是2.26、2.55、2.19。从这个来看,学生本次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做的还是比较好的,下面我就我们学校在这一块的教学方法给大家交流一下。
论述类文本阅读做题方法
我们在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时,我们采取的复习方法可以概括为这几个词:读文章,读题干和选项、找范围、明陷阱、作比较、。
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结合第2小题)
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
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读完文本之后,看题干和选项)
二、知晓解题三部曲
(一)锁定关键词、关键句。
以下的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
(1)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
(2)转折(但、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
(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
(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等等)
(5)举例子(例如、如、人名)
抓住关键词要注意:
(1)尽量落实到词,集中注意焦点;
(2)可以用符号将有用信息作好标记;
(3)若有题目根据题目把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题目找出现频率较高的词。
(二)回归原文定位,找出相应区间。
(三)进行信息比对,发现信息差别。
三、明白三种转述方式
选项设置常用的转述方式主要有三种: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
四、熟知四种命题手段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文本原句进行了改装、重组,这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1、“删”,即删除原文句子中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句子原意。
2、“漏”,即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3、“改”,即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4、“凑”,即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
五.灵活运用四重比对1、比对词语,看选项是否偷换词语概念。
2、比对句子,看选项是否偷换句意。
3、比对句间关系(分句间、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4、比对论据和结论,看论据是否合理,结论是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