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 “王俊杰高中语文工作室”成果辐射——《唐诗三百首》解字说诗“异课同构”活动在八中举行
2020年10月29日,许昌市 “王俊杰高中语文工作室”成果辐射——《唐诗三百首》解字说诗“异课同构”活动在八中举行。来自许昌市各高中的语文教师作为“王俊杰高中语文工作室”辐射成员齐聚八中录播厅,共同欣赏了三节精彩的唐诗课。
从上午8点45分到11点05分,分别由许昌高中孙亚丽老师、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杨晓丹老师、许昌市第二高级中学刘亚芬老师授课,她们都从一个字出发,追根溯源,呈现了《行路难》《蜀道难》《登岳阳楼》三首经典诗歌。三位老师都展现出了过硬的专业素养,每位老师都各有所长,展示出了自己课堂的亮点特色。孙亚丽老师诗意文雅的课堂语言信手拈来,课堂环节层层相扣若行云流水,使人如沐春风;杨晓丹老师教学思路明晰,引导诵读方式指导细致而有效,亲自手写篆书“难”,巧妙的板书设计,给人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刘亚芬老师就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壮阔之景抒孤情”的特色展开挖掘,抽丝剥茧,带领学生进行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课后,许昌市高中语文教研室教研员王俊杰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点评。他将此次异课同构的课堂构思理念向大家做了阐述。他说,文字是语文的根之所在,诗歌的教学如能寻求突破,方向就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语文土壤,找到了这片土地,才能吹尽狂沙始到金。开展这次活动,就是希望老师们能放开手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每位讲课的老师都是一位拓荒者,也是一位发现者,它让我们看到诗歌的教学能走向何方,教改十年,诗歌教学的创新点何在。
他针对每节课的得失,每位老师的特点,提出了几点建议。
评课最后,王俊杰老师希望接下来上课的老师们能各展其才,开拓创新,为古典诗歌教学“解字说诗”活动提供新案例,激发新思维。
解说汉字构造内涵及其发展,引导学生领悟汉字的神韵!上古诗文阅读鉴赏课又多了一种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