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型鉴赏及解题策略
小说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中经常涉及的问题,鉴赏人物形象问题,是高考语文命题的热点之一,包括以下三种题型: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含主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的作用、物象的作用三个角度),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文本中的必考题,这部分常常有两种命题形式: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在具体命题时,部分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部分考题是概括之后再分析。答题时,应该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并且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同时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注】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二、人物形象的作用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小说的人物可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完成,都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在对情节产生推进作用。所以分析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应首先考虑与小说情节的关联,因为小说的目的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表现主题,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必须考虑对小说主题的作用以及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因为这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而次要人物也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和价值。次要人物常常起到线索作用,可以通过衬托,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注】
回答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的问题,要从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推动情节等多个角度入手。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多方位的,它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既对人物形象进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直接描写,还可以通过渲染、烘托、衬托等间接描写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人物形象的描写,成功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神兼备。
通过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而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动作描写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推动情节发展。细节描写能够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答题时首先要看题干要求和文本内容,确定答题是从直接描写的角度还是从间接描写的角度,还是两者兼有,然后从文中找出直接描写或者间接描写对应的内容,看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指出运用这种手法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人物的哪种特点。指出使用这种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再根据题干要求进行答案整合。
【注】
塑造人物的手法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是指对主人公的言行举止进行描写,即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侧面描写则是借助环境和他人进行衬托,即通过其他人物的评论等塑造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