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学理论,脚踏实地搞教研
许昌市建安区一高 任亚男
紧张而又充实的为期半个月的河大求学之旅已经划上了句号。开班典礼上,专家们的谆谆教诲、殷殷期待还在脑海心间回旋,却已到了收获的季节。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理论专题的引领,有关于实践的指导,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专家的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的讲座内容深刻独到、讲述旁征博引、思想发人深省。
一、 仰望星空,提高理论水平
顾之川教授带来的专题《语文学科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高屋建瓴,他从当前教育热点话题、语文教育的新机遇、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展开,深刻分析当前教育形势,解读当今教育政策。他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意识到进行教育改革的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防战,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我们的使命要求我们绝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认识一个字,掌握一个知识点,考出一个好分数。我们要牢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革新教学理念。我们要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迎接课程改革,践行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脚踏实地,优化课堂实践
理论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江苏师范大学的魏本亚教授专门为我们带来了《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他没有空谈文件,而是从教育高原期现象开讲,他指出一个教师往往在经过最初十五年左右的教学之后会进入发展瓶颈期,这个时候的教师已经具备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有了相对完备的学科知识体系。但是根据研究,大部分教师会在此时达到教学水平的高峰期,紧接着就往降低方向运行。他指出,这个时候,教师必须读几本理论书方能破解困局。同时,从学习金字塔理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我们的课堂改革刻不容缓。
面对新高考改革,尤其是语文统编教材内容的变化,老师们忐忑不安。事实上,我们还是要牢牢把握新课标,以《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优化课堂实践,把核心素养地培养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不能空谈,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针对统编教材容量大,任务重的问题,魏教授指出:教材不是用来教的,而是用来引导学生学的,教师要学会开发教材。在充分把握教学目的的前提下,要明确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如何去设计。学习目标一定要小而实,要具有可操作性。而目标就要通过学习任务来体现,而学生则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这些学习任务要具有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充分吸引到活动中来,并从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课堂改革从来都不是喊几声口号,谈几句理论就可以成功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俯下身子,在具备坚实的理论素养的前提下,优化课堂实践,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完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任务。
三、不忘初心,争当科研型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适应教育发展、实现自我提升的自我需求。专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不断深化教育内涵、探索教育策略、提炼学科知识与技能、担负教育责任、完成教育使命的社会化过程。张元双教授在《做立人的长效教师 育健全的成长人才》中提出:真正优秀的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主张自己的教育追求。一个教师的成长之路大致可以分为模仿期、学习期、成熟期、特色风格期、专家期等几个阶段。如果说前期还可以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完成的话,后面的转型则必须通过科研去推进。德国教育家鲍尔生说过,我们必须把愚蠢和无知区分开来。无知是知识的缺乏,而愚蠢是判断力的缺乏,这种判断力的缺乏可以发生在一个博学的人身上,甚至在一定的情况下,它就是由于知识的过多造成的。作为一名已积累相对充足教学经验的教师,应警惕在今后的教学中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潭。如果我们一味关注教学实践而无理论指导,往往会事倍功半。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面对的学生状况在不停变化,我们的旧方法又如何能育出新人来。所以我们更要加强学习意识、反思意识。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每一个人都应该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更何况我们教师。
开封高中的宋老师《教师与教科研》的专题讲座发人深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总是对科研充满畏难情绪,总认为课题研究高深,是专家们做的事情。另外,也总认为我们高中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做课题会额外增加负担,会影响正常教学工作。事实上,教育科研原本很容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问题即课题。教育科学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教育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并取得的科学结论的活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就是需要通过研究来解决,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我们应该做到工作课题化,课题工作化。用课题研究来助推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提高自身反思教学的能力,反思和案例书写应成为习惯。今天的点滴积累,灵感的随时记录就是明天著作的素材。波纳斯就曾经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总结反思=成长。
我们要通过对教学中问题的关注与反思,促进对教育的理性思考,不断增强学习力。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来自于教师勤于学习、善于积累。研究始于学习,创新离不开积累。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也就选择了终身学习、终身研究。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坚持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引领教学实践、教研,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向成为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努力。为了我们的使命,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身的成长,我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努力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强化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培训画上句号,学习从未结束。坚守初心,让自己的课堂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教学的本质,回归语文的本质:守正出新,再出发。
在支教中磨练,不辞艰辛;“提高理论水平,优化课堂实践,争当科研型教师”,历经培训,专业成长,为亚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