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对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启示
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 郑鹏飞
摘要:立德树人强调以德立人、树人以德。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一体,确立了立德树人的价值根据和价值标准,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德”的科学内涵。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这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路径之一。有效地实现这种“融入”,就必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
关键词:立德树人 核心价值观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深刻认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发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使命新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多层次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于核心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内核”地位,决定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简单的二十四字“承载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价值目标的概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概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社会主义公民个人行为选择价值准则的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这三个层面的内容,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为一体,把价值观领域的理想与现实、社会与个人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共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创造。因此,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坚定共同理想信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弘扬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在不断升华思想道德境界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我,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这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路径之一。有效地实现这种“融入”,就必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他将青少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比喻成:“扣好人生的扣子”。他指出: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儿童青少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于人格健全、积极情感培养和良好品德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从儿童青少年抓起。当代教育越来越体现为一种大教育,即终身教育。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然关注人的全程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正确认识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立德树人强调以德立人、树人以德。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一体,确立了立德树人的价值根据和价值标准,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德”的科学内涵。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赋予立德树人的新要求新任务,也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从儿童青少年抓起;必然关注人的全程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设计。高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依据青少年的特点和成长规律,适应他们的接受能力,科学安排教育内容,合理选择教育方法,这是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满活力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育人的灵魂的教育,要遵循知识传授的规律,倡导启发式、参与式,使学生都能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逐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价值认同的规律,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与生活实际、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社会以及自身发展的意义,在情感态度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行为上自觉地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要遵循现代教育的规律,注重教育与治理相结合,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校规校纪、学生守则的制定和校园文化建设都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构建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内容序列,实现好思想政治课与道德伦理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在中学要统筹政治、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课程的育德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各门课程之中,使各门课程都能发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载体、主渠道和主阵地,创新学校德育课教学,对于青少年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2014年5月30日)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
[2]刘海: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德育探索 [DOI],第31卷第2期,2015年2月
[3]王庭凯 :关于深入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新长征》2017年11月
[4]单凤彩:高中政治教学“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课程教育研究 ,2017 年第 11 期[5]郭维辉.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7(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