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如何上好思政课的思考
襄城实验高中 关永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校政治组结合校情学情,结合高中思政课的特点,特做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校情学情课情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课集思想性、时代性、理论性于一体,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要适应新时代,就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努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初中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少,普遍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现象。我们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从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二、思政课改革具体方法
(一)创设情境,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过程。上课对教师而言,是探索真理、艺术创造的过程;学习过程对学生而言,是主动思考、理解与获得新知识,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思想与智慧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创造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第三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消费者,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消费心理,让学生践行消费原则。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的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在教学中带着“问题意识”组织教学,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到引申问题等一系列环节,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跳出课本,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满足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发展思维。组织学生参加法律咨询,参加各种志愿者服务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杂志等;让学生收看《新闻周刊》和《焦点访谈》,并做好摘记。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三)突破传统,合理运用多媒体
传统课堂教学和实践生活相比是封闭的、孤立的,政治课教材虽说经历多次的改编,但由于篇幅和时间的限制,又有些滞后于时代和脱离于地区的不同实际生活。多媒体技术是综合、集成的计算机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更高的效益和效率。调查显示,94%的教师认为在思想政治课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更生动形象地创造学习环境,大大增强学习效果。
多媒体课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优势日益明显,尤其是在提供数据、图表和事例等方面,它能丰富课堂教学的信息,为教师提供便捷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教授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能把政治课上成电影课,一味地播放视频和幻灯片。这样利用多媒体有声有形的特点,将学生实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用媒体展示出来,创设不同的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获得。
除了做到以上几点,我觉得每个思政教师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个人都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自己的课堂。例如组织学生建立时政兴趣小组,办时政小报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和风细雨地改造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思政课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