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整个直播过程,给我印象最深的、最直观的感想就是这八个字:关注学生,回归本原。
作为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育主体是学生,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学生。学生喜欢吗?学生愿意学吗?所以我非常认同我们朱校长说的“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因此我的感想以及心得重点不是理论的总结,而是我在课堂实操的一些体会。
作为健美操专业的毕业生,我专选的第一年,都是在夯实基础,练基本功。后两年更多的是在集训以及各种健美操、啦啦操比赛。所以当我看到陈佳老师的课堂时,就仿佛回到了我的大学时光,非常怀念,更是深有感触。健美操的基本步伐是我们每节课、每次训练的“开胃菜”,从来不会缺席,每一个步伐,每一个节拍都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记得我刚刚参加工作接手舞蹈社团时便将舞蹈社团更名为啦啦操社团,开始进行啦啦操教学,我从啦啦操的基本手位作为切入点,将啦啦操的36个基本手位分为4节课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啦啦操的了解、认识,非常的单一和匮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启蒙教育问题,花球作为啦啦操最常见的道具,被幼儿园、小学等应用广泛,很多幼儿园,学校仅仅是在举行活动、集会时,进行突击式的花球啦啦操学习,认为持花球比较“花、好看”,也有很多是作为大课间的一项特色去展示,完成任务似的去学习一个操化,然后集体展示。但是作为健美操啦啦操专业的我们看来,这只能叫做“操”,不能称之为“花球啦啦操”,就像主持人说到的:“照猫画虎,没有魂”!我举双手赞同。
有幸我的学校非常支持我进行啦啦操教学,为我提供了很多平台和机会,当然我也紧紧抓住机会,积极学习,同时也在课堂上充分进行啦啦操的教学。
我不能改变大环境,但是我先从学生入手,培养兴趣,从健美操、啦啦操的基本功入手,逐渐培养学生对健美操、啦啦操的热爱和激情,我希望有朝一日,在教育环境不断优化的情况下,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把啦啦操作为一个兴趣,并且能把这个兴趣变为自己的一个特长。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会把重点放在夯实基础,关注学生,回归本原,培养特长,细化到每一个步伐、手位、表情等,逐渐延申到操化、展示!将啦啦操做成我个人的品牌,并努力将之成为我们学校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