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青年教师,“制高点”很重要
zhanghongyu发起了2020-11-23
0
回复
5
浏览

培养青年教师,“制高点”很重要

 

从年轻语文教师的发展和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来看,我觉得“制高点”很重要。

我在荆州从事了二十多年语文教研工作,除了日常的教研事务之外,主要就是思考、策划、落实对青年语文教师的培养。我的工作范围就像很大很大的“工作室”,我所带的几支队伍都是有指标要求的。所谓“指标要求”就是,每年要研究什么专题、写什么论文,达到什么样的数量,都是有比较严格的安排,然后我会做些检查。

当然,这些并不是培养教师的制高点。那么制高点是什么呢?就是提出青年语文教师业务发展或素养提升的一些策略与要求,使他们对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心中有底。

我所认为的“制高点”,就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与要求而言,有这样一些内容:

第一奋斗目标——课堂教学技艺精湛。任何名师在课堂上立不起来,是不行的;优秀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上立不起来 ,更是不行。在课堂教学方面对青年教师提出高标准的要求,有助于他们奋斗,有助于他们修炼。

第一基本功——能用多种方法解读教材。不止是一种解读方法,而是多种角度与方法,甚至创造奇妙的课文解读方式。道理很简单,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优秀的、精致的课文研读,一定没有很好的课堂教学效率。多角度地、充分地、立体地利用课文,让学生积累知识,让学生得到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材研读,应该是所有语文教师一辈子要练的基本功。

第一研究课题——有效率的课堂教学。没有这样的一个制高点,我们就往往会将阅读教学的视点放在“教懂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教懂”,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是课堂阅读教学的比较低的层次,高一点的层次是让学生习得一些方法,更高的层次是利用课文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高效的阅读教学首先需要的是优秀的教师,高效课堂首先要求教师个人有较高的教学素养;作为优秀的教师,也就应该把有效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研究放在教学研究的首位。

第一科研能力——提炼能力。所有的青年教师都应该进行提炼能力的训练。提炼能力有助于发现事物精华、有助于发现事物的规律。有了精华和规律,办事就有效率,思维也会更加敏捷与畅达。“提炼”二字,能够改变教师看问题的角度,改变我们的思维方法。可以夸张地说,没有提炼就没有科学研究。不是散乱地看问题,而是用提炼的眼光看问题,应该是青年教师的一种优秀的科研素质。

第一写作训练——学科教学论文的撰写。我们需要培养大量的语文教师中的教学论文写作能手,以帮助教师的进步和学科研究的发展。学科论文的撰写,需要我们对老师们进行指导,这不仅仅只是编辑部的问题,名师工作室的导师也要经常地进行指导,告诉老师们怎样才能写出优质的学科论文。我的做法是,从训练写千字教学论文开始,要求青年教师先习练几年的千字论文写作,然后再把论文写深写大。

第一学术历练——小专题研究。所有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要在专题研究上有所历练,比较好的做法是“小专题研究”。我觉得“把事情做小”的策略是比较有层次的策略。青年教师开始进行教学研究的时候,研究的视点要小,要小中求丰、小中求大。什么是小专题研究呢?可以小到什么程度呢?可以小到一篇课文用十种解读方法,可以小到一篇课文你拥有上十万字的资料。通过小专题研究可以训练青年教师脚踏实地做研究、对信息进行概括进行提炼的能力。接受过小专题研究训练的老师,其思维方法肯定和一般的老师不同,看问题的方式不同,表达观点的深度也不同。    

第一进修策略——拥有学科专业杂志。我们一线的老师有许多进修的机会,但是能终身陪伴自己的进修策略是什么?就是要拥有学科的专业杂志。必须强调这个问题——读书。语文教师的职业方面的第一课外阅读是什么?就是中学语文专业杂志。为什么?就是其内容总是前沿的,总是学术的、学问的,每一期都是新的。学科专业杂志永远有鲜活的生命力,永远站在潮头。所以要关注前沿,要广泛吸收,就必须长期拥有学科专业杂志。这才是进修的根本策略。

第一有利于终身发展的好习惯——静心做事,细节到位。青年教师在教学的入门处,能够有几年、若干年的安静研究与思考的时间,淡看世界,重看自己,发展起来就会更加顺利。所谓细节到位,是说除了完成导师日常布置的任务之外,青年教师个人还要有详细的规划。这种规划要有指标的要求,读书笔记每年要做多少,文章要力争完成多少,每学期的优质课要有几节,都要有量与质的要求。静心做事,就是安安静静做事,踏踏实实做事;细节到位,就是落实到位,着眼于自己未来的发展,着眼于自己的进步,多做实实在在的事。

这八个方面的“第一”,就是我自己认为的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与指导的“制高点”。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