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能的成长,在于向自己的薄弱处进军
杨乐发起了2021-08-07
0
回复
10
浏览

 记得我刚入职的时候,刘老师说了一句让我印象很深的话——老师昏昏,学生岂能昭昭。

——题记

       去年带初三,今年继续带初三,然而最近的复习工作,让我有一种之前没有完成的课题会出来继续考验你的感觉。

 

       具体来说,去年由于疫情造成的复习时间紧张,我们把大复习的重点放在了记叙文、说明文等“硬专题”上,相对于古诗文的复习,就显得粗放了,主要是一篇篇地背,然后默写、订正,是很机械的复习方法。

       今年的复习,我又继续面对了这个课题,学生反映说时间紧,背不完,挺心疼他们的。默默告诉自己,不能再“粗放化地生产了“,要“精细化生产”。昨天我们语文组教研,刘老师、张老师和红云她们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要静下心,研究真题,研究整个古诗文的知识结构,先自己啃下这块硬骨头,对这个专题有自己系统独到的认识,再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古诗文鉴赏和文言文复习的知识框架,授人以渔。

       最近在分析学生的试卷时觉得,自己带出来的学生,一方面会体现自己的知识优势,比如我的记叙文阅读一些时候能做到满分,学生这一块掌握得也相对不错;但另一方面,古诗文这部分我没有钻研很深。卷子上,学生的古诗赏析和文言文部分,稍微变化题型的设问方式,孩子们的卷子上就是四个字:无从下手。

      遇到问题,不要着急发问和没有章法地用蛮力,作为老师,要对自己的知识薄弱处有足够的敏锐和清晰的认识,然后不急不缓,各个击破。

      教学的长进,在于敢于向自己的薄弱处进军 。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