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陈海贤的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读完后我觉得,人就好像是上帝之手制造的一个做工精巧繁复的机器,想要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促成自身的改变,就要有抽丝剥茧的勇气与耐心,了解他,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徐徐图之,万万不能粗暴地用蛮力拆解。
我们常常定下许多目标,但在改变失败的时候,我们又常常把原因归结为“懒惰”、“自控性不好”,其实这种标签化的自我归因都有些蜻蜓点水,这些粗暴的标签背后,是我们对自我内心探究的漠视。
静下心,潜入自己的思维深处,你会发现一个被重重迷雾包裹着的真实心声,而这个“真实心声”,常常离你给自己贴上的那些连自己都深信不疑的标签,去之千里。
在这个抽丝剥茧的过程中,你也许会发现,那个被你贴上“自控性不好”、“拖延”的自己,内心里其实藏着一个挥着拳头,干劲十足,充满理想,但因为追求完美和极致控制而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寸步难行的可怜小孩,他正迷茫,沮丧,困惑,在角落里经历着你对他粗暴的自我苛责。而在外边对此一无所知的你,也常常因此焦虑而丢掉了内心的宁静。
如果把我们的生活比作一滩淤泥,在这滩淤泥当中,我们疲于奔命,负重前行。如今,在阅读和反思的过程中,我们终于得以慢慢俯下身子,去理一理平日里我们很多口头上的——“没有选择”、“我很忙”、“我自控性不好”、“我很拖延”……这些标签背后的东西。这个过程,需要勇气,需要自省,需要耐心,当然,也会如久旱逢甘霖一般,为我们带来在生活中轻装上阵的一线希望。在那之后你会发现,不是别人,不是这个世界,恰恰是你把自己放在了生活的各类战场之中,正如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那句名言所说,“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意见困扰“。原来,我们一直就有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去努力寻求并守护一方恬静的内心田园。
其实,在看见自己,看见那个蒙尘的答案的那一刻,我们便离“得脱此地”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