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赏识充满教育的每个角落
禹州连先锋发起了2021-08-10
0
回复
11
浏览

赏识充满教育的每个角落

 

“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将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赏识教育的巨大魅力。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赏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不断进步,走向成功。我对赏识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 赏识改变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和问题学生)在老师面前会表现得十分腼腆,说话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要么反应完全相反,这种原因经调查,发现这部分学生并不是因为怕老师,而是怕回答问题时答错,被老师怪责、被同学们笑话。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对自己缺乏自信。

2015,我班转来一名新同学,他到校第一天就与同学打架,到一周时间,全校的同学几乎都知道了他的大名,我这个班主任也跟着沾光改变他成了我迫在眉睫的任务。通过交谈我了解到,他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只回来一次,他是个留守孩子。一次他又和同学闹矛盾,我找到他,不管我说什么,他就是一声不吭,看着他可恨可怜的样子,我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平静地对他说:“你的语文写作水平真的很不错,将来上高中报个文科多好啊!”他原以为我-定会处罚,想不到犯了错得到的却是我对他的赏识,对我的好感由此建立起来。从此他对我慢慢的有些亲近了,我发现他渐渐变了,不但打架的次数减少了很多,而且上我的课特别认真,甚至是帮我管理日常纪律。记得一次他在单元测试中进步了,我毫不犹豫的表扬了他,下课他找到我激动地说:“老师,你这么看得起我,我今后一定要争气。”这个孩子的改变使我体会到,每个人都不会自甘落后,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耐心、有爱心,善于找出他们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变被动为主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认为我们在为学生找回自信的时候,不能一步登天,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制定的目标不能过高,要让孩子慢慢进步,因为成长和进步需要过程

  • 赏识不放纵

我们有同行对赏识教育的认识有一个误区,认为赏识就是不批评,少批评,尤其对那些优等生,总是表扬,生怕批评会降低他们的威信或者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实则不然,这样会致使这些学生骄傲自大,反而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

例如:我班的一名班干部,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组织能力很强,我十分器重他。渐渐地他在班里嚣张跋扈,对同学指指点点,引起全班同学的公愤。一次因一件小事与同学发生矛盾,竟然大打出手。后来经过我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他终于承认了错误。这件事使我感触很深,一个好学生为什么变成这样?——赏识过度。所以,赏识不等于娇纵,赏识也不是不批评,我们应该讲求赏识的艺术,否则使结果适得其反。

  • 用赏识纠正错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赏识”表现出期待学生成功的意愿,有意识地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态接待学生,用表扬的方法鼓励学生,对学生采用多表扬、多鼓励的手段,充分抓住学生渴望受到“肯定”的心理,利用他们的表现欲望,及时捕捉他们的优点,用点头、微笑、称赞、肯定等方法来“赏识”他们,使他们在心灵上得到满足,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发挥岀自己的潜能,超越自我,全面健康地成长。

例如:记得刚上班时,一个学生非常细心,在写作中从来不写错别字,记得在写作文《我尊敬的人》时,写到:我非常喜欢我的语文老师,虽然她长的相貌平平,但是对我们很亲切,相信搅扮(打扮)起来,一定是个帅哥。故把打扮写成了搅扮,在评讲作文时,笑着说:“老师很帅气,如果搅扮起来的话会更。看来老师这点是缺陷,今后老师一定努力,希望在座的学生也要努力改变自己,使自己不但在学习上有改变,在思想品质上也要有一定的突破。”然后,告诉这个孩子“加油,我们一起搅扮”。从这件小事我们可以想到:直接指出这个学生的错误,这个学生以后可能会讨厌写作,可是肯定了这个学生,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激励这个孩子今后在学习一定会倍加细心。

四、赏识要抓住时机

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成绩差的学生成了老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学生都肯定有他的优点,哪怕是一个思想差,学习差的双差生,他在某一方面都有可能会有闪光点的。作为老师,我们要处处留心学生,做一个眼光独的伯乐,抓住时机发掘学生身上的亮点。

例如,我们班有一个男生,他是很多老师认为是没得救的学生,有一天,他迟到了,问他原因他不肯说,随后我去一次家访,经过了解,原来那天他因为妈妈做饭太晚耽误上学,跟妈妈赌气,决定不上学了,母子二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误了上课的时间。回到学校,我找到这个学生谈话,肯定他来校上课的行动,批评其与妈妈争吵的不对,通过悉心教导,他承认了错误,并给妈妈道了歉。后来,我借助此事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还要求同学向他学习。他有点不好意思,但我看到他的眼睛里闪动着一种自豪。后来进过多次的谈心帮助,他慢慢地变了,思想变好了,成绩也提高了。我想是赏识的力量引领他走向改变
、赏识教学要贯穿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能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唤起学生的好心情,唤醒学生的上进心,诱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每节课都感觉到具体的学习收获,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特别是中学生,对竞争充满了积极的兴趣。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赏识”使学生知道:老师在意他们,喜爱他们,使他们获得了足以自豪的“成就感”,品味到成功的快乐和失意的遗憾,让学习有了情绪的参与,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受到感染和鼓舞,从平稳到亢奋及下课前的余味无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时刻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中,感到一种无形的享受,沉浸其中,使学习更有成效。

六、赏识应承认学生的差异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在身心发展上,孩子们既有年龄上的差异,又有个性间的差异,对一些能力差的学生,我们应从他们的自身条件和兴趣出发,注重给他们快乐和自信。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

如:我班的一名同学为人热心,爱劳动,就是经常不写作业。为此,我任命他为劳动委员,让他在乎这个职务,舍不得这个职务,之后再给他提出每天按时完成作业的要求,起初,他坚持得很好, 过了一周又恢复了原样。然后我找他谈话,让他感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他,肯定他的工作成绩同时告诫他如果班委都完不成作业,同学们就更有理由不作业了,班委是要起带头作用的。他的上进心再一次被调动起来了,作业按时完成,也写得越来越认真,在期末考试中还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因此,在教育学生时,我们教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要多一份理智,多一份智慧,对学生的优点要肯定.同时对缺点也要委婉地提出批评,使学生更好地改变成长

希望赏识教育早日走进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走进每一个家庭,促进家庭教育的不断完善,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欣赏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们在赏识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在被赏识的学习生活中学会赏识他人。

 

褚河中心学校

连先锋

2020.05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