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颗梦想的种子
郭玉倩发起了2021-08-11
0
回复
28
浏览

种一颗梦想的种子

许昌市魏都区实验学校 郭玉倩

这个世界总是有太多束缚身边的每个人都来教你怎么做告诉你诸多人生道理但是我希望这些都影响不到你因为做自己才是最好的

教育者的价值何在?难道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教育者的价值在于是否培育学生丰富的心灵和高尚的追求,是否给予学生丰厚的精神底色。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2015年在母校武汉大学毕业典礼上做过一个演讲。他在演讲中讲到,他33岁的时候,第一次去美国。他走在硅谷的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就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勤奋,取得的成功却不如天天跑步度假的美国人?为什么那些做出伟大创新的公司却诞生在美国?他发现,差别在于:美国人很小就有自己的梦想。他们坚信梦想,拥有梦想,见识过梦想改变世界的力量。而大多数中国人,不。

教育者只有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激荡学生的梦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壮学生的心灵,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智慧、有理想、有道德的公民。

记得以前看到过的一篇文章里说美国五年级的学生就有梦想,想知道自己今后要干什么了,而中国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梦想是什么。《银河补习班》里有句话:“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连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你每天拉弓有什么用?”励志,就应该在学生的心间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继而激活这颗种子的生命能量,让它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量,朝向美好生长。

如果说小学阶段是孩子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那么初中阶段就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自我认识的不够,对未来没有想法,心里没有梦想,往往又叛逆,听不进去师长的劝导,“空心病”是13、14岁少年的通病……

该如何在孩子们的心间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呢?构筑一个“梦想课程”:班会课上,我们聆听一些名人的演讲,听他们的成长故事,汲取成长的力量;我们每周一会,分享国内知名大学的校史、校园;节假日,我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外出看世界,游历著名大学,了解每所学校的校风校史,让孩子们学着自己独立思考,学会独立选择;我们拓展阅读的广度,不仅读文学历史、自然科学,还读人物传记,读《乔布斯传》,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伟的自传《活着已值得庆祝》,读力克.胡哲的《人生不设限》……

拥有丰厚的积淀,强大的内心的公民才会尊重内心的呼唤,拥有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信仰选择坚守、选择梦想,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这,才是教育者的使命所在。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