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飘扬迎期许,冷静反思促提高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浅谈
郭玉倩
时光不经意间从指缝里溜走,中考的战旗已经向我们迎面飘扬起来。面对九年级毕业班的风雨兼程,心中有许多忧虑,亦有深深的期许。我坚持对照新课标,冷静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分析当前中考形势,根据我校学生实际特点,加强了日常教学和学科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为九年级上学期我们以教材为本,帮助学生过好课本关,学生已经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九下我们以教材为依托为基础,整合资源,科学的设置了四轮复习。
2月中旬-4月9日:依据《说明与检测》,分专题板块完成第一轮复习。在进行专题训练时,要明确每项专题的复习要点,然后结合练习,测试进行巩固。这些需要日积月累的语文基本功,每天都要练,每日都要测,每日都要一点一点的夯实,过关,测试直至达标。在每周三第三节课的教研中,我们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分工表,九年级语文组每个人都负责相对应的板块,并且在每个专题复习之前制作好讲课课件,交给组长审核把关,然后才能在组内通用,确保讲给学生的每个知识点都是准确高效的。比如文言诗歌复习,我们每个人都分了1-2篇古文、2-3篇诗歌,自己提前做好准备,在每周周教研的时候一个人串讲主要知识点,其他老师补充,互通有无,查漏补缺,主讲人记录,最后形成课件,才能在课堂上运用。
4月中旬-5月中旬:综合训练,模拟冲刺,完成第二轮复习。通过模拟练习,反馈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和方式方法。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这一轮复习重在进行模拟练习,帮助学生在完成专题复习后,检测学习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从九上开学至今,每两周我们都会对一部分学生进行抽测,考试、改卷、共享改卷时发现的问题,实时明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有针对性的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
5月中旬-6月10日左右,第三轮复习:在前面全面复习、重点复习基础上的中考综合模拟强化训练。不断总结答题策略,针对每一类题尽可能形成清晰的自觉的答题模式。增强学生完成全卷的能力,及时发现学生知识能力的薄弱点,并及时弥补。
6月11日——6月23日,第四轮复习:自主学习查漏补缺(一周左右)做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考出最佳成绩。
配合四轮复习,我们每天的早自习进行古诗词默写,文言字词,现代文字词检测,根据字词过关情况,听写、默写;第一轮:11篇古文,29首古诗,篇篇过关,人人过关。第二轮:练习检测,以专题试卷和各复习资料中默写训练题为主。第三轮:划出重点句子,学生明确重点内容再次巩固。在第一遍人人过关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对学生易错易混的字音字形进行记录,集全组的力量争取做到一个不漏,然后把这些易错易混的字音字形重新编成题目制作成课件,让学生再一次重新测试识记,并再次记录学生出错频率高的词汇,循环往复,利用记忆法则,穿插早读时间不断间隔记忆,逐步缩小学生易错字的范围,让生字词的复习做到滴水不漏,有的放矢。同时把这些易错高频词汇形成文档,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利用边角碎料的时间记忆这些细碎的知识,也帮学生节约了宝贵的复习时间。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们将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三类,每一类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题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因而我们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对每一类型都要涉及,但又不能面面俱到。我们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授予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精心选取阅读材料,主要选取意蕴深刻、对学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精心设计问题,着重设具有层次性、能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注重方法指导,在解答阅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去关心问题的答案,而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组织语言→得出答案。)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的学习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积累,中考命题取材课内的文言文段。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来,对文言文的阅读开始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阅读训练时也要向这一方向发展。
教学诗歌,不宜多讲,更不宜偏重理性分析,要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和联想,感受知诗歌的形象和意象,理解诗歌。要让学生熟读成诵,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古诗词背诵:共有29首,穿插在每周早读时间完成。
作文分为10个专题版块训练:卷面整洁:审题准确:构思精巧:立意高远:选材典型:文脉清晰:表达文采:格式创新:凤头开篇:豹尾收篇。每周当堂训练一篇作文,时间为一节课,限时作文,作文题目来源在《五三》《命题研究》。
求真务实,切实探索写作教学之路。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本学期高度重视写作教学,作文采用全批、抽批、面批,学生互批等方法,快捷、及时反馈给学生,及时指导、评价、交流,激发写作动力,同时结合每周两篇随笔指导、交流,用最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受感染的学生作品启发激励学生写作,把作文教学落到实处。
了解记叙文、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模式,重点放在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上面。要求学生熟悉收集的大量写作素材,能够正确的审题、正确的选材、立意,书写工整,为个性化写作打下基础。作文训练侧重于名篇,学习优秀作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找一些典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训练除专题外,同时坚持每周一个作文训练)
为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又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到高质量的材料,我们语文组集思广益,各抒已见,从九上开学就印发了《祝福》、《范进中举》、中国诗词大会开场白结束语、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塞缪尔厄尔曼《青春》《古典诗词中的“月亮”》《问渠-与经典同行》等等材料,帮助学生形成语文阅读感知力。
在剩余80天的复习中。我们要尽全力做到:
1.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
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的,必须认真分析,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中考试卷的总体布局是基本稳定的,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认真研读领悟课标的内涵,在讲课、听课、交流经验时,脑海中要有《标准》意识。仔细钻研《考试说明》,把握中考动态、追踪中考考点趋向,选好、用好学习资料,不搞提海战术,不猜题、押题,真正做到有效教学,高效学习与复习。
2.扎扎实实搞好常规教学。
重视朗读与背诵,特别是要让学生有大声诵读的机会和时间,提高学生的语感。加强背诵、默写训练(包括文言文、古诗词),要求熟记在脑、熟写在手。
3.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我们一直都非常注重加强同组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绝不单打独斗,统一进度、统一步骤、统一练习、统一课件,共同进步。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人,坚决抵制单打独斗;扎扎实实,稳扎稳打,绝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争取把我们所教的每一位学子都送入他们理想的学府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