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课堂从阅读解放中来  
2006ddzh发起了2019-08-01
1
回复
13
浏览

活力课堂从阅读解放中来

                                         许昌市第八中学   张立衡    初中语文

【摘要】 真正的阅读,是作者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交融共建的过程。在自由的阅读交流中,读者不仅能够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在另一个精神空间游历中借鉴他人的思想、智慧、经验、感情丰富自己,从而获得独特的心理体验和感受,体味发现自我的乐趣。因此,教师要放开手,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其在字里行间的徜徉中体验阅读的幸福并找回曾经迷失的兴趣!

【关键词】  尊重阅读体会  珍惜想象的翅膀  创设课堂乐学情趣   阅读解放

作为传承文明、播洒智慧火种的教师一直以来被奉为神坛之上拨开芸芸众生心灵迷雾的智者,因此其言论也似乎理所当然地被识为“唯一”正确的声音,从而被众多弟子全盘接受,进而衣钵相传,一脉相承。但是久而久之,这种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做法的弊病便会暴露无遗,并且它与数字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形势和呼唤的要求显得格格不入,难以调和。如何才能化解这种因教育滞后而带来的各种矛盾和不适之症呢?令人感到鼓舞的是我们教育界已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波澜壮阔的教学改革,一轮又一轮的大胆、创新的教改尝试早已蔚然成风、气象万千。笔者顺应这种潮流立足自己的三尺讲台开始了积极探索,偶有点滴感悟和心得,在此奉上,敬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一、聚焦阅读教学:尊重阅读体会,珍视独特感悟。

目前,阅读教学“少慢差费”(学生真情投入少、领悟慢、效果差、耗时多)的现状依然积重难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粗暴”地干涉剥夺了学生自主贴近文本的权力。老师和家长一厢情愿地开列出必读书的清单,这些成人眼光下的取舍标准令学生感觉犹如被硬性摊派了不堪承受的重负,破坏了自由阅读的轻松心情,因而产生了畏惧情绪。

(2)唯考试成绩是瞻的功利化做法遏制了学生与书本间自由对话。好端端的文章硬是被肢解得体无完肤,又被煞费苦心的设计了许多检测阅读和能力的题目,学生背负着“任务”被动吃力的阅读,难以使之真正的沉浸其中,进而拨动共鸣的心弦,此种阅读何乐之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很早便高屋建瓴地指出:真正的阅读,是作者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交融共建的过程。在自由的阅读交流中,读者不仅能够解读作者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在另一个精神空间游历中借鉴他人的思想、智慧、经验、感情丰富自己,从而获得独特的心理体验和感受,体味发现自我的乐趣。

因此,各位可亲可敬的同仁们,请放开手吧,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其在字里行间的徜徉中体验阅读的幸福并找回曾经迷失的兴趣吧!

二、珍惜想象的翅膀,心鹜八极、驰骋纵横。

想象如同神奇的魔法,它可以用赤、橙、红、青、兰、紫七原色将世界变换成缤纷而绚丽的天地。想象如同沸水掀掉壶盖等平淡无奇的现象中折射出的一点灵光,划过思考的天空,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进程;想象是穿越古今,“思接千里,视通万里”的时间隧道,将飞速疾驰的时间凝固、定格,任想象的羽翼飞腾驰骋;想象是在心灵的时空中欲上青天揽明月,进而,手可摘星辰的梦想变为了不再遥远的现实。心之所向,穿越一切定势思维的束缚,放飞所有斑斓的梦想。所以,珍惜学生独特、新颖的体验吧,千万可别让孩子丢了想象,失去了梦想!

三、创设课堂乐学情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注重感情教育,令其关注社会人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必须把学生视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生命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收音机”。因此教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学生主体观”,真正实现教师自身的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什么样的老师我喜欢?只有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关注他们喜怒哀乐的生活体验,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在“其乐融融,主动参与”快乐学习环境中泛舟学海,寻找真理。

因此,是否能够激发学生潜能,调动他们参与阅读后交流的积极性,学生是否想说、爱说、愿说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我们在讲诸如《慈母情深》等歌颂母亲题材的文章时,不妨放一首满文军的《懂你》,让学生闭上眼睛,充分体会一下歌中弥漫的温情和感人的意境;讲到诸如《天净沙.秋思》等易于把握和接受的有关内容时,不妨让有美术天赋的学生到黑板上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单笔画等形式勾勒出诗词中意境。可以毋庸置疑的断定,一旦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的智慧和潜能将是无法估量。

当讲授《愚公移山》一文时,针对学生中愚公做法评价不一的状况,我借机在课堂上组织了一次现场辩论会,关于愚公愚与智的问题,正反辩方展开了激烈的角逐,那针尖对麦芒犹如唇枪舌剑的争论,一时间让我充分领略到了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精彩,在字字珠玑、妙语连珠的背后隐藏着学生呼唤张扬个性,发展能力的强烈渴望。是我们教师的声音强硬的代替了本应由孩子们自己用他们特有的眼光和视角观察世界后得到的思想和认识,因而形成了课堂之上“万马齐喑究可哀”悲哀局面。

四、给学生提供一方表现自我、释放自我的表演舞台,让他们充分施展,挥洒自如,这是我们教师驾驭课堂的关键。

譬如在讲授《出师表》和《隆中对》时,当谈及诸葛亮时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时,几个学生在底下窃窃私语,我没有动怒,而是请他们站起来一一说明原因。其中一学生谈锋机警,他说:“老师,我认为诸葛亮并非智者,原因有三:一是华容道曹操兵败,落荒而逃,此时只需在华容道设下埋伏,单等曹操到来时,即可将他团团包围,想那曹操也会像离水之鱼一般在网中乖乖地束手就擒,而诸葛亮却错用了关羽,难道他不知道昔日曹操待关羽有天高地厚之恩,关羽还不曾一一回报,而今,作为义字当头的仁义之士,关羽一定会念及旧情,网开一面,放虎归山的;二则,马谡虽是诸葛亮的密友,也曾有一星半点的小功,然而凭诸葛亮那双犀利的眼睛应该能够看出马谡乃志大才疏、纸上谈兵之辈,岂可将关系蜀国命脉的重要关隘——街亭让他去把守,最终不失掉才怪呢?第三,诸葛亮太看重别人对他“忠”“义”的评价了,当年白帝城托孤,刘备曾先后说过:将来阿斗要是块材料就辅佐他,若不是的话就请诸葛亮取而代之。后来的种种情形都说明刘禅真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只会误国误民。诸葛亮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也无法挽留蜀国灭亡的命运,他为何不敢取而代之?若他治理天下,必定会天下归心,可他却置天下苍生和百姓安危的长远大计于不顾,只为成就一个“忠臣”的虚名呢?

听到这里,我们还能只是一味地将教育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学生程度差的理由上吗?那一次我们就三国人物开展的话题作文,频频爆出冷门:诸如《为马谡平反昭雪》、《曹操并非是奸雄》、《姜维应该为蜀国的灭亡负主要责任吗》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新鲜出炉了,尤其令我倍感欣慰的同时也使我真正地找到了自己教学中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

在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这种大变革的形势下,一贯波澜不兴,四平八稳的语文教学早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面临着剧烈的冲击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再不能享受思想上的惰性与片刻安闲了。因为古代先哲曾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为学生的阅读松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吐故纳新,给自己加油充电,武装自己,是当前每个有进取心的教师的第一要务。

就让我们真正担当起我们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的时代责任,将泱泱五千年人类文明在课堂这一舞台上隆重推出,使热爱阅读的意识从此深入学生心田,进而让他们在广阔的文学天地中尽情地含英咀华吧!就让活力课堂从学生自主、畅快的阅读体验中解放出来吧!

 

所有回复
  • 张艳华 2019-08-02

    古代先哲曾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为学生的阅读松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吐故纳新,给自己加油充电,武装自己,是当前每个有进取心的教师的第一要务。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