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南席二中何迎科发起了话题2019-11-04
2
回复
9
浏览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所有回复
  • 南席二中何迎科 2019-11-04

    巧用导入法

          语文课前的导入很重要,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题好一半文。”所以说,妙用导入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1、温故知新导入法

         在学习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时,我这样设计导入语: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先生的哪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有一个给我很大影响,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的女仆是谁?(长妈妈)。你想知道有关她的另一些故事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对长妈妈作进一步了解。

    2、情境导入法

          在学习《爱莲说》一文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许多关于荷花的诗朗诵,学生边听朗诵边看荷花的幻灯片。然后又让学生听了散文《荷叶咏》的朗读录音,学生一下子沉浸陶醉在荷花的美妙诗文世界里,被荷花冰清玉洁亭亭玉立的风姿所感染,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啊,莲花真美!美在何处呢?下面就引导同学们对《爱莲说》学习和品赏。

    3、设置悬念法

          在学习《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一文时,我这样设计导语:“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位2007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是谁?(生答:钱学森)。他被人们誉为?(生答:火箭专家,航天之父,导弹之父)。那么你知道这位科学伟人背后鲜为人知的生活小事吗?好,今天我们就学习《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走近钱学森。

          当然,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或者借物入课;或者讨论入课;或者操作实验入课等等,不一而足。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依据课文的特点、教学目标、学生的情况而定。恰当地选择,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兴趣。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何爱娟 2019-11-17

    我觉得,要想让学生爱上是语文,语文老师的个人魅力和正确的引导很重要。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