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英语课堂教学重在激发兴趣
mengjuan421发起了2019-12-08
0
回复
17
浏览

        英语是一门用于交际的语言工具。其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欲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必须向45分钟要质量,优化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优化,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什么说优化课堂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掌握知识的程度。歌德有句名言:“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不感兴趣的东西,往往不容易记住,记不住就容易放弃学习,形成“无兴趣—记不住—失败—放弃”的恶性循环。兴趣锐减是部分学生成绩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教师能否点燃学生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以说,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年来,我在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发现在教学中恰当运用以下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认真备课、精心组织,使课堂成为学生享受快乐的舞台

        1.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形象化教学

        这里包括实物、图片或简笔画的运用。初一各类名词的教学较多,实物和图片是最有效的,不断变换的图片最能吸引学生的视线,让学生眼、脑、口并用,取得记忆和巩固的效果。在教学动词时,适当使用简笔画,如“jump”、“ride”等,效果甚佳。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个性化教学。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让他们每一个人都看到自己的能力、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提升自己的信心,对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每次英语课,我都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请一位同学作英语讲演,每周安排一个话题,但并不限制内容和形式,可以朗诵、讲英语小故事或笑话等,所花时间不多,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独立锻炼的机会,并会早早做好准备。我也能从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最重要的是学生得到了训练口语的机会。

        3.创设轻松的语言环境—游戏式教学。

        在教学中穿插安排游戏,也是现在英语教材的一个特点,运用好这些游戏,可以加强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比如教学现在进行时态,让一个学生上讲台表演,下面的同学猜。有一位学生走上讲台,随便把两手往下一放,作表情痛苦状,便有人举手问“Are you thinking?”(你在想问题吗?),“Are you watching TV?”(你在看电视吗?)他则全部否定,“No, I’m not.”最后他干脆说:“I’m listening to my father.”(我在听我老爸说话。)全班哄堂大笑,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4.建立轻松的伙伴关系—情感式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的情绪、表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在课堂上我总是面带笑容、充满激情地投入教学,即使学生答错或回答不出问题时,也是尽量鼓励、启发他们自己想出或纠正答案,避免产生畏难情绪。

       在训练形式上不拘一格,比如,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不一定非要按部就班,我允许学生自主搭配,只要敢开口就能够锻炼自己。全班学生在一起讨论时学生胆子往往较小,但是把要好的朋友组合在一起,他们便放得开、轻松自如,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巧用比喻解决形似词和语法难点

       比喻的作用就是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如果能运用恰当会取得水到渠成的效果。例如:不少同学对fall, fell, feel, felt这四个词的拼写和意义产生混淆。我是这样选准突破口的;fall, fell两个词都有两个“l”,我说:“同学们,闭上眼睛,把两个“l”放大,放大,再放大。然后,倒过来拿在你手中,它最像什么?”大部分同学都说像拐杖。这时我说:“对,拄双拐的人最容易‘摔倒’”。fall-fell都是“摔倒”的意思,而feel, felt都只有一个“l”(感到、感觉),这样90%的学生都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当学生对情态动词和助动词does, did后的动词需用原形这一点记忆不清时,易出现如下错误:1.He can sings. 2.Does she watches TV every day? 3.He didn’t went to school.这是我灵机一动说:“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我们现在把can, may, must等情态动词和did, does等看作如来佛手中的‘照妖镜’,把动词比作千变万化的‘妖怪’。大家想一想‘宝镜’一出现,‘妖怪’会怎样?(‘宝镜’一出现,动词原形现。)只要大家花点时间把几个‘宝镜’牢记心中,就能攻克这个难点。”

        布置作业时,如果叫学生抄几遍单词,学生兴趣不大,只是应付。在教there be句型时,我首先用there be结构向学生介绍我家的物品。然后,我让学生用there be结构也写一篇类似的文章,下节课在课堂上读给大家听。如果遇到生词可以查字典。结果,学生完成的很好,既没有抄袭作业的现象,也没有应付作业的现象。当遇到生词时,大多数学生都查了词典,自然扩大了词汇量。这种创新型的作业,学生怎么会不乐意做呢。

        三、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和总结,力求使学生自己发现兴趣

        1.教单词学谚语

       单词如果不融于句子当中是很难记牢其含义的。为了便于识记,我教单词时,都力争用上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谚语或词组帮助学生理解、识记这个单词,效果非常好,很受学生欢迎。如讲授nothing的用法时,让学生记住“Nothing is difficult to the man who will try.”(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学习名词dog时,我又告诉学生,含有dog的词组或谚语也不少,而且很有趣。如“a lucky dog”(幸运儿),“hot dog”(热狗),“Every dog has day.”(凡人皆有得意之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并尽可能用最简单的英语去略作解释,让学生明白、吸收。

        2.诱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启发学生解决问题

        在学习color(颜色)时,许多学生都发现外国人惯用颜色来作姓。我首先表扬这些同学善于观察、总结,并告诉他们“black tea”(红茶),“green tea”(绿茶),“black coffee”(咖啡),“a blue/white-collar worker”(蓝/白领工人)等等,这些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讲授动词时态时,我通过中英对比,诱导学生去找出异同,让学生懂得时态的含义,知道动词有人称和数、时态上的区别,而这些区别是中文所没有的,以后每学一个动词都应抓住它的这几种变化作为学习的重点。

       3.鼓励学生寻找并掌握我们身边的英语,深化所学内容

       改革开放给人们吹来了不少“洋味”,对我们的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总是鼓励学生去搜集这方面的材料,并联系所学的知识,去深化吸收。例如有个学生问“张德培卖洗发水广告时说了句‘头皮屑?No way!’是什么意思?”面对这些问题,我一般都不立即回答,而是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加以补充。学生对自己发现的英语知识都十分感兴趣,从而更爱英语这门学科了。

        四、多给学生创造英语交际的机会也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手段

        英语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交际工具。要掌握它和运用它,不能只靠死记几个语法条条和生词,更多地是要靠大量的操练。所以作为英语教师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机会和情景来使用英语,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诸如课前5分钟英语角色表演、值日生英语、每日英语、英语新闻、英语角、英语阅读比赛、看英语录像和电影、和外国人交流等等都是很好的形式,都是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

        此外,教师的整体素质也会影响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应是观念新、爱社会、爱生活、会生活、见识广的现代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倍受学生的欢迎,才能培养出具有现代创新精神的人才来。所以,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信息时代,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总而言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是无定法的,贵在得法。只要我们热爱生活,注意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观察和思考,总会找到更新更好的办法。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