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青春期中专生心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建安职专马大勇发起了2019-08-04
0
回复
38
浏览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灿烂、最美好、最宝贵的年华,然而青春期又是浮动浮躁的一个阶段,容易出现喜怒无常、冲动失控的情况,特别是中专生存在的这些问题相对普高生又略显复杂,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如何处理好中专生在青春期出现的问题呢?   

          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把准问题脉搏 

         健全的人格是学生走向社会必需的一种素质,而健全人格的塑造必须遵循学生生理及心理发展的规律。中专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时期,他们在长大过程中,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必须依靠教师的指点和帮助。我们应该掌握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对学习、前途充满信心。从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入手,教会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从而形成自身较为稳定的人格特点,以期达到人格塑造不断完善的目的。 针对纪律较差、自律性不强、破罐破摔的学生,管理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去了解熟悉不同性格的学生,看清存在问题的真正原因,把准脉搏、对症下药。  

         二、对青春期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方法 

         进入青春期的中专生,随着生理发育成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和对爱情的探求。他们生活经验不足,感情易冲动,自制力缺乏,极易早恋甚至引起犯罪。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早恋的危害性,顺利渡过青春期,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闲谈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若能巧妙地把握时机,以有关青春期、性心理方面的知识为引导,层层分析,就会深入学生心灵,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教师如果能运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进行教育引导,其说服力远远胜过空洞的说教。 此外,定期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其中包括现代的青年观,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学校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组织学生座谈讨论,指导他们划清纯洁的友谊、真挚的爱情和早恋的界限,认清科学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的志向,教育学生珍惜青春期大好时光,专心学习,让学生认识自我,做到自爱、自尊、自重、自强,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开展心理咨询,建立沟通桥梁   

         人的心理活动有其隐蔽性的一面,学生希望通过咨询,尤其是个别咨询的方式来解决心中藏而不露的一些心理问题。为消除学生对心理疾病的神秘感、恐惧感以及羞耻感等种种偏见和误解,在咨询工作中我们始终遵守保密原则,一切从预防着手。教师利用个别谈话、个别教育的时机,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专业的心理咨询知识,对部分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诱导,从而加强学生的个别教育。在进行个别教育、心理咨询时,要语气温和、态度诚恳,要选择适当的场所进行交谈。这样,会更有利地帮助学生以后会更好的适应社会和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