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
第三期教育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
许昌市第五高级中学 王 涛
2015年4月20日至29日,在市教育局副局长马京克的带领下,我们一行50多人到华中师范大学参加了“许昌市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很大。特别是聆听了耿喜玲、田恒平等十几位专家、学者通俗易懂而思想深刻的报告,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耿喜玲老师从教师的角度审视了什么样的校长才是教师喜欢的校长的问题,她指出有良好的个性品质、较高的管理能力和懂得尊重是一位好校长的基本标准。耿老师又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明确指出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有效排解了心理问题,教和学才会有干劲、才会出成果。叶显发教授着重谈了教育新常态的建构问题,他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入手,深刻剖析了教育转型升级的问题,指出我国的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的换档期、优质教育的均衡期、教育政策的调整期转变。叶教授还探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教学评价的有关问题,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田恒平教授是我印象最深的,他的课堂除了知识面广泛、寓意深刻外,更重要的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很具有感召力。他主要讲授作为教育管理者的内涵修养问题,提出“外儒内道”的管理理念,指出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以儒学之仁塑造自身形象、以玄学之静提升自我境界”,主张兼容并蓄、民主治学。其思想既包含了古代哲学家、教育家的管理学观点,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令人深思、促人感悟。
此外,王坤庆教授从十个方面对当前我国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概述和逐一分析,引导大家共同寻找解决教育难题的思路。肖作钧教授具体地讲授了《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之路》,主要解决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多媒体应用中的实际问题,既具体又实用,很多方法常见却又使人容易忽视,听了他的讲解,豁然开朗很多。
以上是对专家理论的理解,下面简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们的教育有“管者”而缺“管理者”。管理是需要理论和深邃的理性,是需要有内涵、有理念的。我们所谓的“管理者”必须从直接的管人管事转变到理念管人理念管事上来,不然我们永远也培养不出真正的教育工作者,更不能培养出教育家,我们的教育就会永远停留在应付差事和该管不该管的权力事务堆里,我们的教育永远不能有所建树。
必须下大力气培养属于我们本地的真正的教育家。教育家不是自封或他封的,也不是吹出来的,是通过踏踏实实地干事干出来的;他既有丰富的理论功底和学术成果,又具有能够显示自己特色教育教学经验,得到同行同学科公认并能够带领一群人乃至一批人朝着一个教育、教学、科研目标前进,始终走在本地乃至全省全国的最前沿。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要善于发掘、真正发掘,而不是单纯作为荣誉授予某一些“特殊人物”而起不到应有的示范作用。
教育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很快,教育的发展也异常迅速,而我们很多管理者还停留在老一套,搞得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初中教育高三化、职业教育中学化,并且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这种不伦不类极端的异化教育已经失去了教育的根本,与我国的教育改革背道而驰,它既提高不了升学率,也无法教育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对诸如此类,我们必须坚决抑制,加大引导力度,回归教育的本来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