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线上课程建设基本特性的认识
zhangyili发起了2021-12-07
0
回复
13
浏览

线上课程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与机制、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方 面的深刻变化,其课程建设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在课程内容上应反映技术进步和适切性特性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对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提出了新要求,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等一线中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等亟待融入课程内容。课程建设要及时反映这些内容的同时,课程内容的归纳、组合、排序等也要综合考虑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中职学生及社会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 学习规律,帮助学习者比较顺利地完成线上课程学习。

  • 在教学资源上应凸显精品和特色的特性

线上课程开发主持者首先需要汇聚现有的精品和特色课程资源,并通过线上课程建设促进新的精品和 特色课程资源的形成。相关的部、省、市、校教学 成果奖、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教学课件信息化比赛、源自企业或服务企业的案例、源自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课程资源等都是线上课程采集的内容。其次,不同地区、规模和行业背景的中职院校有着不同的特色,尤其是在国家示范和骨干校建设期间,重点专业所形成的具有竞争力的专业特色课程资源,应当成为中职院校的学生乃至社会公众所分享的优质课程资源。

  • 线上课程建设要符合网络媒体传播的特性

线上课程以新媒体传播的特性为基础,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提供交流互动平台。该平台具有互动学习、交流与反馈、互动与评价、考试与评价等功能,以突出线上课程学习的交互特征,并充分考虑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碎片化传播和参与的需要。在教学视频制作上,线上课程突出了课程内容各知识点和技能要点,采用一系列3-10分钟的短视频组成,通过网络论坛等方式构建大规模、多对多的互动参与的虚拟课堂;有些线上课程则借鉴了许多网络游戏的体验方法和激励规则,并运用大数据分析发现学习者学习中的问题,针对问题给予学习者个性化的指导,并在下一轮线上课程内容更新中实现螺旋提升;在互动评价环节中,则通过“生评生、机评生”等方式来考核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整个学习过程中学员还可以对课程进行反馈,对教师进行评价。

(四)线上课程团队应具有名师挂帅和企业专家合作机制作保障的特性

线上课程教学特点之一就是名师执教、团队协同。在专业课程领域,企业专家也应成为团队成员。线上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持续培育课程教学团队。线上课程教学资源制作、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的更新,都需要专业人员和课程团队付出艰辛而持续的努力。推动中职线上课程发展的核心是 教师,而线上课程产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依然是人才。因此,中职院校在线上课程建设工作中,要始终关注校企合作和课程团队建设,配套出台相关建设、运行、激励机制,构建线上课程建设和应用的长效机制。

(五)线上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在管理制度上应体现其开放、协同和共享的特性

线上课程浪潮的兴起,推动了学校优质教学资源面向广大学生,乃至全社会的开放和共享。但随之而来也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具有中职教育特点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类课程如何实现 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如何防止考试作弊?如何实现学分互认等?这不仅涉及校校协同,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指导和扶持。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