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zhangyili发起了2021-12-07
1
回复
12
浏览

幼儿园教育被视为教育竞争链上最关键的一点,即起跑线。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是成为家长们不遗余力地把孩子送到各种辅导培训小学教育内容的幼儿园或学习机构的动力。幼儿教育脱离其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本质,而畸变成纯粹利益性地生存竞争工具,本该作为发展手段的教育,成为了被家长和社会量化成幼儿后续生存优势的指标。环环相扣的生物链中,与幼儿园直接对接的小学,其教育目标以及对幼儿入学要求,成为各幼儿园竞相模仿的对象,幼儿教育更是被视为一切为了小学做准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博弈。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从根源上来讲,与其说是整个应试教育系统问题的下移,倒不如对其深层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其背后的关键一我国文化环境和思维惯性所导致的民众的文化心理倾向问题。我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主,这种植根于农业耕种的文明,具有较强的实用主义的倾向。因此,在对待教育上也具有同样的心理,重视能够直接感触到的文字、算术等具体知识的学习,而对于虚幻能力的培养、精神的锻炼等则不予重视。正如在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我国农村建立之初,民众仍多将子女送入传统的私塾,而不愿将子女送入洋学堂,因为传统私塾所能交给孩子农村生活所需的一些直接的知识,而洋学堂无法办到。这种讲求实用的文化心理同样表现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上来,面对紧张的升学压力和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民众不可能将孩子送入学校让其一天到晚只管耍,幼儿园现在所推崇的让儿童在活动或游戏中习得所谓的情感、价值观等不切实际的知识使民众无法信服。民众所关注的是切实的知识,它可以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