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之 慎思之 笃行之
4110820030010225发起了2019-08-01
0
回复
16
浏览

博学之 慎思之 笃行之     

 --华南师大学习心得

长葛市一高  张武培

为加强长葛市名师队伍建设,推动长葛市“三名”工作室更好的开展工作,7月22日,在教体局王少池局长、王菊芬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60多人赴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参加了为期7天的名师培养与专业化成长专题培训。

本次培训内容分为专家讲座、名校考察、研讨交流三部分。名校考察部分我们考察了两所广东名校:华南师大附小和增城中学及其名师工作室。华南师大附小是全省唯一一所直属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范大学双重领导下的省一级学校。增城中学是广州市重点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感慨这两所学校优美的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同时,我深知名校之所以为名校,更重要的是老师们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研讨交流部分参加培训的每位老师都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产生了思维的碰撞,提升了自我,增进了友谊。专家讲座部分我们先后聆听了刘永要老师《学而不倦以育己,春风化雨以育人——如何构建名师工作室研修体系》陈洪义老师的返璞归真——例谈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入与出》以及《名师工作室品牌建设及成果凝练》陈康英老师《回到教育的原点,携手幸福前行》,姚霞晖老师的《达人达己,助力省培浅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的运作和特色发展》,刘玲萍老师的《做中学与学科融合》,刘学兰老师的《教师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几天来,专家们渊博的学识、精湛的专业、不凡的气质和谈吐深深折服着我,让我收获了专业上的精准指导。尤其是专家们成名的历程、取得的成就以及对教育执着的追求与热爱更是时时触动着我,引我深思。

  1. 学习,收获专业提升
    1.名师工作室建设
    作为长葛市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我,在2017年下半年代侯伟红老师主持工作室工作,曾经一度为工作室的筹建和如何开展工作而烦扰,为可开展的活动很有限以及成员不便于经常集中开展活动而困惑焦虑。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刘永要老师的《学而不倦以育己,春风化雨以育人》的讲座,从工作室成立之初的困惑到工作室研修体系的构建及工作室成立后的具体运作过程都给我们做了详细的阐述,听后如同拨云见日,使人豁然开朗。他们的工作室以“研读书籍、撰写感悟、集中培训、小组研修、网络研讨、互帮互助、专家引领、课题研究、班会研讨、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研修活动,让我明白我们的研修活动也可以多种多样。尤其是他们的特色“微网研修”,已经辐射全省乃至全国,引起较大反响,这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工作室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学校,都是一线教师,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繁重,不便于经常集中开展活动,微信研讨就能助帮我们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今后我们也要采取工作室成员定期集中研修与微信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提升。
    2.课题研究
    课题,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熟悉名字!可是怎么进行课题研究和做课题,则是另一回事了。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优秀主持人、“情思历史”创始人陈洪义老师返璞归真——例谈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入与出》的讲座,从什么是课题研究、如何选题、课题研究之“入”到课题研究之“出”以及课题研究如何设计方案等几方面,用独特的说文解字、真实鲜活的案例把课题研究讲解地深入浅出,非常清楚,可操作性极强。关于做课题,陈老师还强调“教和研是一张皮,同一张皮的两个面”“实践出成果,经历及经验”“细心事事有文章,用心处处皆成果。”一线教师做课题切忌高大空,我们要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来做课题,要把握问题的关键点,问题要小,基点要放低,成果要质朴,方案要简约,这样的课题才有价值。可以说,陈老师的讲座对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既有具体的指导,又有方向的指引,即要基于问题,立足教育教学实践。
    3.心理辅导,缓解压力
    如今,教师这个职业堪称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感谢教体局领导为我们参加培训的老师安排了一场心理学讲座,更感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刘学兰老师带给我们的《教师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的心理辅导课。教师工作压力大,而高三教师更是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所以有时候会感觉很有压力,这时候就真羡慕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压力的人。当听到刘老师讲到“适度的压力是必要的,不要盲目羡慕一个没有压力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的时候,我一下子就释然了。刘老师“要对职业有认同感,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要学会宣泄自己的情绪,要学会管理压力,要学会寻求社会的支持,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关于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的指导,非常专业实用,对我们帮助很大。同时,这也是我们对心理学的再学习,相信以后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也会更加专业、有效。
  2. 思考,明确努力方向
    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知识和信息更新迅速,终身学习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而我们的老师可能整天疲于应对各种工作,甚至产生了职业倦怠,谈何学习和进步!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越秀区最具敬业范教师陈康英,为了提升自我,她从刚毕业时的大专生拿到了现在的教育硕士;为了学生发展,拿到心理咨询A级证;为了提炼教学风格,完成小学所有诗词教学的公开课。陈老师很忙,教学,学校管理以及工作室工作,但她常年坚持写教育随笔,课后反思,还博览群书。陈老师的成长、成名历程深深地感染着我,她向我们诠释了名师的必备品质:要勤学善思,做学习型教师。见贤思齐,今后我的的努力方向就是做一名学习型教师,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研究、思考,努力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3. 贵在行动,成在坚持
    知易行难,坚持行更难。特别赞同陈洪义老师的哲理语录:选择,坚持,运气是成功三部曲。选择很容易,坚持最难,运气不由我们控制,可是有时候成功靠的就是那么一点点的运气,只有坚持我们才可以等到那点儿运气,所以,坚持是我们实实在在可以通向成功的钥匙”。刘永要名班主任工作室,自2016年11月成立以来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现已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工作室,收获了丰硕成果和无数荣誉,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听了刘永要老师的讲座,我们都清楚,这是刘老师及其团队努力与坚持的结果。刘老师“认准的事就要坚持去做,不管它有多艰难”对我启发最大。回顾以往,我在教育教学及工作室建设中也经常会有一些好的想法,但这可能也仅停留在想法上或者有行动但没有坚持去做,我想这也是我们与专家名师们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吧。所以聆听专家,不仅要接受专家的专业指导,更要学习他们的品质和精神。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努力做到有了好的想法就要付出行动,认准的事就坚持去做。事实上,事情往往是“付出行动,一切都很简单”。
    关于治学,古语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于培训,我们要做到培训中博学、慎思,培训后慎思、笃行。华南师大培训已经结束,但学习永不止步!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