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运用
长葛市第六初级中学 何迎科
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的过程。要想顺利完成这一过程,必须通过教学语言来实现,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就要特别注重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讲究语言上的艺术性。
一、巧用开场白
一个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像尤其重要,学期初和每天的第一节课都要给学生留下好的印像。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好自己的开场白,开场白用的好,学生会顿生好感,以后你的课他会倍感兴趣,敬仰你、崇拜你。说到这,我想到现代许多名师上课开场白那是真见风格:章太炎先生上课,有五六个弟子陪着,其中刘半农任翻译,钱玄同写板书,马幼渔倒茶水,可谓盛况空前。然后老头子也不客气,开口就说:“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这老头够狂的,要不是后一句作铺垫,光听前一句,那可狂到天上去了。学子们顿时兴味盎然,要听听自己怎么个幸运?另一位是沈从文,沈从文先生小说写的好,在世界上都有影响,差一点获诺贝尔奖;这样的大的名气,有次给学生的开场白是:“我的课讲的不够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他很谦虚地这么一说,反倒赢得满堂喝彩了。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好的开场白是好的放学效果的前奏,学生第一次听了你的开场白后,会亲之、信之、仰之、慕之,自然而然也会爱你教的学科。
二、要用普通话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国家《语言文字法》也规定:“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教师运用普通话授课、朗读,能给学生以美感,使学生充分感受我国现代汉语的深沉魅力,而且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试想,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满口方言土语,学生的口语水平,阅读能力又怎能提高?
三、恰当运用教学语言
1、导入语要灵活多样
一节课的导入语是一节课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过要灵活运用,不可单调单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开门见山式
这种方式是直接入题,一二句点出题目,干脆利落,直截了当。
(2)情境引入式
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我这样设计导语:有这样一个人,他博学多才,对教科文卫,对工农兵学商各个行业都给予具体的指导,他廉洁奉公,无儿无女,无遗产,他逝世时,联合国破例为他降半旗致哀。这样同学们很快沉浸在对周总理怀念的氛围中之中。
(3)引人联想式
在学习《论语十则》时,我曾这样设计导语:在我国古代有一位圣人,他提出来“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光辉思想,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成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这个人是——
(4)承上启下式
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一文时,我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刚刚领略了诗人杜牧笔下那似火的枫叶,感受了那令人心驰神往的迷人秋景;可是今天我们要学的马致远笔下的秋天却让人倍感萧条与凄凉,为什么呢?……这样自然地过渡到下节课,而且设下悬念。
2、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斯霞在《我的教学生涯》一书中谈到教师的基本功时指出:“教师的语言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要使学生会说普通话,说话口齿清楚,咬字正确,声音响亮,语言完整,简短扼要,用词准确,那么教师要首先做到这些——所以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十分重要的。”
(1)启发性语言能帮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有利于发展其思维能力。
例:看到这个问题你能想到什么?
谁敢试一试?谁能试一试,自己来解决?
你的办法真好,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2)常识性语言能使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同时得到理解、尊重与鼓舞。
例:你起行!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不简单!
你提出来的问题太有水平了!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好学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你与大教育家孟子的观点暗合了。
(3)激励性语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例:你比前进步了,再努力些会有更大的进步,老师相信你!
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
只要有一颗上进的心,胜利一定属于你。
只要你有信心,就一定能成功。
(4)反思性语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能力
例:这节课你觉得有什么收获?
通过讨论,你有什么体会?
由这些问题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四、语言要准确简洁,生动形象
学生最讨厌老师语言不准确不简练,东拉西扯漫无目的,絮絮叨叨,冗长繁杂;或者是结结巴巴,吞吞吐吐,词不达意;或者苍白无力,词汇贫乏,平淡寡味;或者平铺直叙,语调单一,催人入睡。像上面几种情况,教学是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的,教师要做到语言准确简洁生动形象而富有文采,就必须备好课堂语言,对教学内容深入领会融会贯通,联系学生实际,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恰当运用一些表达技巧。如情景渲染,设置悬念,欲扬先抑,比喻排比等手法丰富教学语言、美化教学语言。通过声调音量的变化,语速节奏的快慢,适时、适地、适情而变,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和谐交流,使课堂教学富有美感。
五、独特的语言风格
这个是最难的一点,也是教师要想让学生崇拜喜爱,成为一代名师必须具备的品质。古往今来许 多教育家无一不具备独特的语言风格,孔子的教学语言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孟子的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大气磅礴;鲁迅的幽默风趣,睿智洗练;闻一多的激情澎湃,鼓舞人心;朱自清的沉着稳重,从容不迫……教师要抓住两方面培养自己的语言风格。一是声音,在声音形象方面,有的老师声音清脆悦耳,如银瓶乍迸,节奏感强;有的老师声音淡雅柔美,如小溪潺潺,娓娓动听;有的老师声音沉稳浑厚,如陈年老窖,香醇醉人……二是教师要讲究表达技巧,有的老师教学语言言简意赅,词句铿锵,一针见血地抓住重难点;有的老师教学语言表述详尽,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阐述问题;有的老师教学语言雍容文雅,超凡脱俗、栩栩如生地描绘景象……教师能注重这一点,逐步形式自己的语言风格,就是教学能力的升华,是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迈进的关健一步。
教学中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分析课文,无论是描摹说明,还是讲解评价,老师必须使教学语言蕴含美的内质,既要条理分明,合乎逻辑,又要富有文采,生动活泼。做到声情并茂,以美的形式感染学生,教师让学生始终处于愉悦轻松的美的语言氛围中,语文教学也必将成为主体的美化育人的过程,一定会有更多的学生喜欢上语文的。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运用,会让学生始终处于愉悦轻松的美的语言氛围中。语文教学也必将成为主体的美化育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