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课堂五步走
长葛四中 刘桂贤
快乐是一种精神上的快感和享受,追求快乐是学生的天性之一。拥有快乐的学生,必然会拥有一个绚丽而热烈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巨大无穷的精神力量。能够产生快乐的,却并不是能看见与所能享受的事物,而是一种心境的状态,我们希望语文学习中的学生拥有这种心境状态并使之得以无限的延长,从而使语文学习由苦事变为乐事,由外部催逼的学习变为富有内驱力的学习,由低效学习变为高效学习。
一 、参与并快乐着
近年传媒调查显示收视率高的节目大都是观众参与程度高的节目。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学生的参与能化解师生的矛盾,加强相互沟通、理解,提高师生之间的角色认同;能满足学生主体性的自尊需要,激励其努力学习。 参与具有令人不可抗拒的、流连忘返的神奇魅力。唯有参与,才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与体验到一种幸福的快感。被动学习,是长期以来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虽然课堂教学中大家都在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但多数仅仅局限在回答问题,朗读背诵等形式上,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提高学生参与的程度,从教材的选择、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到考试形式的选择,最好能多听听学生的意见,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缺少蓬蓬勃勃的气息及紧紧吸引学生参与的力量。
二、 自由并快乐着
自由是快乐的,自由永远是人类所向往的最高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一切活动都是快乐的精神生活背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师生之间所呈现出的情感状态构成了精神生活背景。这个背景需要教师表现出创造性、精湛技术和人道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经常处于紧张地思考和探索中,处于不断完善智力和道德的状态中。给予他们认识的快乐,道德完善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建立这种与人为善而乐观的气氛,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过着快乐充实的生活并不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因为语文本身就具有这种美好的特性。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专业知识,广泛阅读各类文章,加深加宽自己作为精神生活者的内涵。
三 、竞争并快乐着
从孔子办学以来,班级教育已有了近三千年的历史,班级教育最大的优势是有利于在竞争中进步,竞争给学生巨大的驱动力。著名心理学家J.M.索里说:“想超过别人的愿望,想干得比自己的对手更好的冲动,这在小时候几乎成为每一个人的癖好。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在竞争中的工作比没有竞争的工作要做得多些。”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立体化很强的系统化工程。我们在提倡“成功教育”的同时,当然不能排斥竞争机制的建立。鼓励学生展开竞争,是不可或缺的激发内驱力的重要策略。快乐语文教学中的竞争,应该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师要多组织作文比赛、朗诵比赛、故事会、写字比赛、手抄报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课本剧演出比赛以及各种带有竞争性的展览活动。 激发竞争驱力的教学活动,要坚持表扬为主的原则,力争让更多学生有获得表扬的机会。
四 、好奇并快乐着
永远不会丢掉那些使之兴奋的,使其快乐的东西。所以语文教学要不断地带给学生新鲜感。
1、新材料,新感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陈旧的知识只能带给学生厌倦和昏昏欲睡的感觉,而新鲜的指示好像强有力的兴奋剂。教师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已有材料之新,让我们的学生去认识新、欣赏新;另一方面要经常在旧材料里补充新知识,做出新理解,而在一个知识浅薄、认识平庸的教师眼里,是永远也不会有新东西的。教师在备课时要经常尽力考虑和领会,可能正是一些接触点和线索,由于种种念头互相联结,在认识世界的道理和规律方面,就会揭示出某种新的、意外的东西。
2、新跨越,新惊喜。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必须有种种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地有一种惊喜。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3、新挑战,新震撼。要想避免并改变学生消极的语文学习态度,重要的策略是让学生随时面对新挑战,使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教师要想方设法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距离去调动学生。随着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展开,不断让学生产生这样一种心态:这个问题我没注意,这个问题我没发现,我竟然还有这个问题不了解…
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者认为,促进人不断努力的最大的动力,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以外,就是“成功吸引”趋势。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强调了这个观点,他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精英教育”,“成功吸引”的作用只有在少数人的身上发挥作用,而使多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失败感”。我们所提倡的“成功吸引”的奥妙在于要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感到自己是一个“成功者”,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有一个转变,衡量“成功”的尺子也要换一换。比如,学生分析文本时,不是以标准答案来衡量,而是以是否是个性化解读为标准。这样,学生就会发现,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从而使自己的学习信心和情趣大大增强。
五、 享受并快乐着
语文学习在本质上应是享受性的,情感、精神、心灵的享受是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具有文化文学底蕴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展示给学生的动作、表情、语言风格、气质风格、价值倾向、理想信念及课堂气氛都是赏心悦目的。这些如一缕灿烂的阳光化作有意义的、富有形象感的、使人愉悦的信息,调控整个教学活动,将语文学习内容传递给学生,熏陶、感染、启迪并积淀成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信念、动机、需要、精神等。在这样的氛围里,实现着师生之间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欲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所以,教学所提供的东西应让学生作为一件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一种艰辛的任务要他们负担。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情美以动人的语文课堂使会使学生真切地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这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提高课堂的文化品位,扫除一切程式和窒闷,追求语文教学的最高艺术境界。
真正快乐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会将向内的自娱与向外的群娱完美统一起来,使个人的内心世界开放、延伸,而与整个人的精神领域交融、渗透。这样就能有效地调节由身心紧张带来的学习中的疲劳感,在轻松愉快的休息中积累更为强大的能量,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精力上的准备。他们也会超越感官的需要,追求那种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充实。是谁叫我们来到这里,因为这里敲响了神圣的钟声,让我们和学生一起走在朝圣的路上,走在快乐的语文学习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