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沛:让爱洒满育才路
4110820030330089发起了2020-11-18
0
回复
10
浏览

让爱洒满育才路

我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虽然繁重,但却很有意义。要管好一个班,既要花大力气,又要方法灵活,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更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下面,我结合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略谈以下几点,以供同行指正。

  一、用无私的爱来感化每一个后进生

班主任在与后进生交往过程中,用自己的爱心感化后进生要注意方法。只有在入情入理的教育中,使学生体验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贱,才能使其抛弃恶习,健康成长!

 首先、班主任要注意与后进生的情感交流

学生天生是幼稚的,情感纯真无邪。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班主任的喜怒哀乐,可以直接激发起后进生的爱与憎的起源。爱的回报会使学生听你的,信任你,积极地按你意见办事;憎的回报则是对立,反抗,恶作剧。

我班有一个这样的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就给我添了不少麻烦:把同桌桌子钻了个洞,和某班同学打架,上课吹口哨,不值日,欺负小同学,开学才几周,已经迟到十多次,天天不完成作业,上课打瞌睡,还没有一点纪律性,成绩自然也就不理想了。对于这样的“后进生”,我耐心做他的思想工作,发现优点,小心培植,起初,我对这位学生的恶作剧行为进行“冷”处理,课后与他谈论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在适当的时候渗透做人的道理。有一次,我和他谈话,谈到我上学时的一个事情,我班的同学打篮球,其中有一个队员太差劲,怎么也跑不起来,接不着球,最大的原因就是平时锻炼的太少,太懒惰了,训练不认真。他很认同,如果是他去打,一定比他打的好。我说不见得,你也不比他勤啊。一句话点着他要害处,“我会比他勤奋”,这次的谈心就此结束。第二天,果然不见他迟到了。经过三年的教育,这位同学逐渐成为一个主动维护班集体利益,为班积极办事,好学肯问的好学生,有些科目还达到优秀。

 其次,班主任要以自己的行为引导后进生健康成长

在感化“后进生”的工作中,班主任的实际行为是无声的教育。有些情况下,老师千言万语的说教,不如自己的一个实际行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更好。这就是常说的“身教胜于言教”。所以,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

例如:我任教四年级班主任时,每天早上7:00到校,和学生一起打扫教室卫生,学生们干得很带劲,看到班里有碎纸,我会弯腰随手捡起来放回垃圾桶。作为班主任,十分重视以“行”导之,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后进生”,使他们的心灵产生震动,在这种情况取得显著成效之后,还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使“后进生”最终能够形成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

再次,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后进生的闪光点

“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是比较复杂和矛盾的,他们的外表往往是一副傲慢不羁的样子,内心却很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客观环境和人为的因素使这些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其结果就是“后进生”的信心被吞噬,上进的意志被削弱,最终,养成破罐子破摔,上一天学,晃一天功。

班主任的神圣天职,就是在别人对“后进生”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仍然能满怀信心和希望,善于发现学生自己都未曾发现的的闪光点,并且能及时给予后进生明确的表扬、衷心的肯定、耐心的扶持和爱心的激励!

有位后进生,三年级、四年级基础很差,读上五年级后,在作文中我发现他有上进的信心,便找他谈话,帮他树立信心,订好学习计划,适时地给予方法的指导,平时作业中经常获得优分。而且别的学科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是个学习进步的典型。

最后,班主任要学会激励后进生的“兴奋点”

班主任应从日常的观察中,了解“后进生”的兴奋点,抓住兴奋点,想方设法,进行激励,就会使“后进生”产生宝贵的进取动力,并使积极性向多方面扩散,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我发现有个“后进生”平时很爱表现自己,时时讲话太大声,处处突出自己,于是找了个职位给他,让他尽显“风骚”,负责早上领读班长,结果搞得有声有色。我还抓紧机会以此教育他,你看,班里的同学很听从你的领导,你可不能把他们领向深渊。自此,他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了,做好表率,起到带头作用。

二、用执着的爱来转化每一个后进生

班主任工作是教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感化教育的基础上,“后进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化。此时,班主任要抓住时机,使自己的工作更上层楼,进一步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进一步让更多的后进生茁壮成长!

首先、班主任要善抓“领袖”

善于抓住最有影响的“顽童头子”做工作,这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环节之一。因为这样做往往能收到“获一将而溃千军”的奇效,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班主任要善于一分为二的引导后进生

工作中,班主任遇到诸如打架等突发事件时,该怎样处理呢?作为班主任,应该通过高人一筹的辩证思考,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个人身上,让每一个学生看到,在突发事件出现时,自己是什么态度,从而引导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去发现当时周围出现的一些积极因素。接下来,班主任还要用动情的语言,精辟合理的分析,主动地帮助“后进生”解决问题。“后进生”就会在一次次令人不快的“失”的事件中锻炼得越发成熟。从“失”中索取了“得”。

再次、班主任要创造机会磨炼后进生的意志

转化后进生,不仅要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而且必须重视优秀道德行为的训练,即磨炼他们的意志。如果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中,只强调道德标准和规范的掌握,而忽视让学生去遵守,去形成习惯,言行脱节,是不行的。这样,之前的一切转化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抓住心理特点,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进行优秀道德行为的训练,真正实现转化的目的,让后进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用执着的爱来驯化每一个后进生

后进生的反复性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后进生的不良行为是由自身的错误观念和外部的各种诱因引起的。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由于新的思想,新的行为习惯还不十分巩固,再加上外界不良诱因的刺激或遇到别人嘲笑和责难,都会使其原有的错误思想和坏行为习惯反复再现。后进生的这一特点,促使我们教育者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持之以恒地关心他们,教育他们,同时还要分析反复的原因,对症下药。

例如对成绩不好逃学留级到我班的一个学生,我首先做好全班同学的思想工作,让大家关心他,亲近他,帮助他。我又多次找他谈话,用多种形式鼓励他,终于使他对集体有了感情,对学习有了兴趣。可是在一次考试后他又逃学了。我把他找回来,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耐心地做他的工作。了解到他这次逃学是因为成绩不好,觉得对不起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针对这种情况,我又在学习上给他以帮助。经过长时间的教育,终于使他改掉逃学的毛病,最后以理想的成绩升入中学。而这一成果的取得,依旧有赖于持之以恒。

总之,转化“后进生”一定要有爱心、耐心、恒心、决心,还要倾注真情,我们所付出的劳动必定有收获的。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家庭、社会提供给他们充足的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班主任在自己的工作中,更应该以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后进生,运用多种方法把自己的爱传递给他们,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让每一位后进生都能后进变先进!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