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沛:读后感——用心做教育,做智慧班主任
4110820030330089发起了2020-11-18
0
回复
8
浏览

用心做教育,做智慧班主任

                                                        ——读《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心得体会

近日拜读了陈宇老师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陈宇老师从教21年,担任班主任20年,是南京市的优秀班主任,长期工作在普通中学教育第一线,带过各种类型的班级,尤其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卓有成效,是国内知名的“个性班主任”和“问题学生”教育专家。当我捧起这本书去拜读的时候,映入眼帘的这段话让我记忆犹新:只要用心,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班主任,只要坚持,每个平凡的岗位都能创造奇迹。陈宇老师用自身经历阐释了这个道理。这本书不仅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经验,而且启发我们作为班主任用心去做好每个细节,不断超越自己,领悟教育的奥妙。

特别在第一讲中的他提到的“新时代班主任必须经历的八个转变”——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技巧型向智慧型转变;由专制型向民主型转变;由单向输出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老黄牛型向成功人士转变;由严师型向良师益友型转变;由专业化向个性化转变。其中,由严师型向良师益友型转变这一节,读后感悟颇深。

严格要求、不苟言笑的班主任固然权威很大,班主任工作面上的、短期的效果也一定很明显,但绝不是最佳、最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从古至今都是用“良师益友”“亦师亦友”这样的词句描述的。新学期伊始,我担任的是七一班的班主任,刚接触这个班级,就听六年级的老师说过这届的学生,武校的男生较多,愣头青也有几个,刚开始,不能给他们放脸色,必须镇压住他们,两周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开学一段时间后由严师在慢慢的向益友转变,课堂上是严师,课下,我们是益友,慢慢的学生喜欢和我沟通、交流。特别是我们班的朱科展同学他是我们班的学生会检查人员,刚开始的时候,不太善于交流,现在为了拥护班级的利益,我责备他,冤枉他,他也从来没有埋怨过老师,依然为班级出力,而且课下和我交流沟通的更多了!亦师亦友型的师生关系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师生双方幸福感都得到提升。

一个小小的班主任,面对这复杂的班情、学情,面对着个性迥异、灵动鲜活的学生个体,面对着学生各色各样的家庭背景,即使你再能干,也会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做班主任有几大难处,除了学生难教之外,还要和家长打交道,协调各科教师之间的关系......陈老师说的要把班主任头顶的“三座大山”变成“三座靠山”。何为“三座大山”即家长,科任教师,领导。我觉得对我启发最大的是处理家长的方式。他说要赢得学生就得赢得全体家长的鼎力支持。这种支持必须是自愿的、自发的。那怎么才能让家长自愿支持你的工作?陈宇老师说这没有多少技巧,只要让家长感觉到孩子在你的班上能幸福健康地成长、孩子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就可以了。所以,首先作为班主任要有爱心让孩子感觉到你爱他们,自然家长也会对你满意。书中说要对家长要有人文关怀,做家长不容易,特别是那些难教的学生,他们的家长肯定也是很焦虑的。所以学生有问题不能朝着家长一顿批,让家长下不来台。我们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一声问候、几句寒暄,可以拉近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要利用我们手上的一切资源,让家长感受到温暖,也让家长了解我们的不易。这样相互理解就好了。想想自己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多,学生犯错了,打电话给家长就是告状,让家长好好看着,从来没考虑过家长是否有时间或者别的什么事情。

班主任在自我的成长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不是提升技巧,而是改变心态;不是增强技能,而是修炼境界。总之,看了这本书,为陈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提高。经验来自实践,只要用心,在工作的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做最好的班主任。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