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认真的读了美国著名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写的《正面管教》第四章,在这一章里作者主要讲了出生顺序的重要性,通过孩子的排位顺序,分析孩子的心理年龄和心理思想,并根据这些,如何教育孩子,使孩子取得成功,觉得作者写的非常好,分析的很到位。
作者认为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出生时就受到父母的全部关注,因此受到宠爱,随着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宠爱会被分散,因此老大为了确保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保住父母对自己的爱,就会形成听话、懂事,有责任心的性格特征。但同时对于弟弟妹妹来说,老大表现的比较保守同时做的很优秀,永远是一个学习的榜样等等。
而家里排行最小的孩子一般没有承担家庭重任的期待,他们的生活环境压力小,比较宽松,因而性格通常比较灵动活泼、快乐洒脱、创意多等特点,但这也非常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性,不够独立,时刻需要或指望别人能够帮助和照顾自己。
对于中间出生的孩子,既没有老大的特权,有没有老小的好处。这样他们会形成一种信念:我要在某些方面与兄弟姐妹们不同,才能显示出他们的重要和价值。所以这种不同有两种表现形式:反叛或者随和。
如果父母过度宠爱孩子,也会让其形成强烈的依赖感,不独立等,这些理念和观点,只是适应于大多数情况,还需要辩证的看待不同的孩子。出生顺序可以使我们更明智地揣摩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想法。
所以对于不同的孩子,作为教师应该运用出生顺序的知识来鼓励孩子,当然这些顺序不是用来给孩子贴标签或下定论的,面对老大不要对老大提出太苛刻的要求,父母要适当给予老大宽松的环境,让老大学会放松下来。
父母面对老小,做好这一件事情是当务之急:不要娇惯孩子,其实,很多父母都知道这一点,但就是做不到。面对排行中间的孩子
父母要给予排行中间的孩子更多关注,要以鼓励为主。
总之孩子的性格不同,要运用不同的方法,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是孩子更好的发展,长大更有责任感和成就感,作为教师,应该掌握班里孩子在家里的出生顺序来鼓励孩子,帮助孩子,这样孩子和孩子之间才会有更多的合作、理解、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