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按时离开教室回宿舍午休,因为下午还要考试。定了两点的闹钟,还没到闹钟响,我就醒了,一看手机,有短信,是值班老师给我发的,内容大概是我班一名女生在看一张小广告,被没收后,继续和同桌说话,表现颇过分。会是谁呢?我大脑迅速搜遍了全班女生,也没让我想起谁会做这件事。(我们班女生一贯比较文静、懂事、好学)我请求发一张照片,值班老师马上就发给我了,中间第四排女生,不是梁格,就是时萌。她俩平时表现都很好,今天是怎么了?我又想到今天中午我离开教室时,学生课桌上刚发的各种课本资料还没整理好,会不会我走了之后,同学们在整理书本资料?我快速赶到学校,正赶上学生午休结束,我问梁格和时萌有没有老师说的事,她们说有,于是我严厉的批评了她俩,尤其是梁格格,经过了解,我认为她负主要责任。
梁格平时很文静,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生,我批评了她,就去年级处领试卷了,当时我心里还想:被我批评的梁格格一定心里不舒服极了,下午的考试会不会受影响……果然,考试结束,我一走进教室就看到梁格趴在自己的桌子上,似乎在轻声抽咽,我赶紧走过去,轻声把她叫到教室外面,询问情况,一开始她只一味流泪,什么话也不说。我告诉她交流沟通才能解决问题,在我的反复要求下,她终于开口了:“这几天,我本来就难受,给自己定的学习任务怎么也完成不了,自习课又老有科任老师占用、补课,我很着急”,她稍一停顿,又说“我想回家休息几天”。最后一句是对我说的,像是请求,但更多的像是通知,语气里还透着明显的不满和倔强。很明显,她觉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这时候我肯定不能再说她的错了,小姑娘明明觉得受了委屈了,我只好转换语气,告诉她,人都是会受委屈的,人的气度都是被无数个委屈撑大的。我这样说她好像不哭了,但情绪仍没有太大软化。我继续举例说明:你一定知道前一段你们宿舍的谷琰珂同学吧,她的脚趾长了甲沟炎,不打招呼穿拖鞋进教室、不上操,因为这点儿事,我没少难为她,她当时肯定恨死我啦,但是她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撒气、不抱怨,尽可能按老师要求做,当我看到她肿着脚还把运动鞋穿上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有心疼、有惭愧、还有敬佩,正好那天早上年级处要召开学生会,我赶紧就让她回宿舍换了双鞋子。如果是你会比她做得更好吗?老师不会专门给学生过不去的,你们有错误就要虚心接受批评,有错误不可怕,就怕不知道改正错误。再说了,你现在受了一点委屈就想着回家,回家能解决问题吗?回家无非就两种结果,第一、你从此以后不上学了。难为的是家长和自己。第二、过几天又来了,你不还得面对这个问题吗?并且到那个时候,这么一件很多学生都不知道的小事就会有可能发酵成一件人人皆知的“大事”,届时你将如何收场呢?难道真的因为这么一件连事情都称不上的事儿不上学了吗?
我说到这里,看她态度缓和了不少,我就趁势换一种思路,又让她向远处眺望,想想自己的这件事在视力范围内算不算得上是事情,她真的照做了。当然,心情自然也不一样了。也在这个时候,她的父亲来到了学校(吃晚饭的时候她给家人打了个电话),我们进行简单交流后,她的父亲就把她接回家又开导了一番。
第二天上午考试之前,梁格如约来到了学校,看起来情绪不错……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都有一颗玻璃心,这话说得一点儿都不错。似乎随便一件事,甚至一句话都可能使他们受到伤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甚至不会考虑自己有没有错。这些孩子一般自我意识都很强,无论自己有没有错,首先情绪得受到照顾。面对他们,说轻了,可能会无所谓,一点儿小事嘛!说重了,他们会有情绪,甚至容易把自己的小情绪无限放大。
作为老师,面对这样的孩子除了爱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这件事我在处理时,如果能再冷静些,先放一放,等有足够的时间了,再找她单独了解情况,耐心教育,相信情况会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