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读后感——大声对教育惩罚喊“停”
4110820030440056发起了2021-12-02
0
回复
4
浏览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劝阻不起作用时我一贯措施就是惩罚,总以为:不让他们吃点苦头,他们就不会长记性。我一向认为“做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惩罚会促使孩子做得更好并成为更好的人。我像很多人一样被惩罚的当时效果所愚弄,同时疑惑着孩子们为什么“不长记性”。今天,读了《正面管教》第六章,我幡然醒悟:教育惩罚“停!”“停!”“停!”。

       上课迟到这个问题就是常常困扰的问题之一。若是处罚过严,肯定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若是不处罚,或惩罚不力,学生又会认为老师是在娇纵犯错误的学生。所以对于上课迟到,我的惩罚措施是:带上课本和学习用具,站在教室后面。站立的时间长短由迟到的时间多少而定,并且严格规定了具体的惩罚细则。

       读完本章后,我很惭愧我所采用的班级管理方法,并不都能满足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

       1. 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 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 是否有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 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我所颁布的一些措施,没有经过他们的讨论和同意,没有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和鼓励;课迟到,我就惩罚她们。我对孩子的引领和指导是很重要的,但是孩子们也应该得到同等的尊严和尊重;他们也应该有机会在和善而坚定中,而不是责难、羞辱和痛苦的氛围中去改正这个错误。我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和纪律性忽略了这些是我制定规则而不是由学生们讨论制定却要求孩子们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而且是以“我爱你,我这是为你好”的名义。结果必然导致极个别学生:

       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我终于明白那几个“老迟到户”为什么每天迟到啦。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我们要把犯错误当成学习的好时机,给出真正有帮助的建议,而不是给予惩罚和羞辱我应该把态度转向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惩罚。比如:询问他们的作息时间?询问他们是否在上学路上发生了不可逆转的事情?也或许在早上身体突然发生不适?

       我决定,从周开始,我将彻底行正面管教的方法,期待着我的学生们的改观。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