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迟到”、“李珂请假”、“李珂又迟到”、“李珂作业没写”……开学短短两周,李珂同学问题频出,这几乎成了常态。
我要找她谈话了,叫她进办公室,示意她坐在凳子上:“李珂,你昨天请假一天,今天又迟到,咋回事?”我刻意压低声音,怕打扰其他老师,更怕李珂不好意思。李珂歪着头,侧着脸,面色含笑,半天也没说出个理由来。看着她的样子,像是不怕丢人,似乎还有些习以为常,我再和她坐近些,语气放缓,说了一堆道理,她很少说话,只是一味地侧头含笑看着我,更像是事不关己的看客,这次谈话不成功,我最后要求她今后不能再无故请假、迟到,就让她回教室上课了。
“李老师,你刚调来,可能不了解情况,不要被李珂的外表欺骗了,她老是这个样子,随意性很强,又不听管教,软硬不吃,家长的话也不听,她爸爸打她可厉害了,但打完该咋样还咋样,你可千万别被她的外表迷惑了。”李珂刚出办公室,办公室地孙老师就对我说。听完孙老师的话,我再想想谈话的情景,一直是自己在说,李珂除了点头,几乎没有其他交流,在李珂的眼神中也始终没有看到一丝愧疚。
我先和家长聊聊吧,于是主动给李珂家长打了电话,我刚说完,李珂爸爸就说:“她又该挨打了!” “打孩子有用吗?”我问。“老师,你不知道,这孩子最听话的时候就是刚挨完打,让干啥都会说好。”“那此后呢?”“此后,就又老样子了呗,我也忙,平时也顾不上她,老师,有啥事,你就给我说,我收拾她……”和家长通完话,我陷入了沉思,如今在这个小县城,家长大多都是小商贩或打工者,工作忙,教育意识又淡泊,怎么能把孩子教育好呢?
又到了新的一周,李珂又没到,我刚准备给李珂家长联系,电话就响了,“李老师,李珂到学校了没?” “没有呀!”我心里一惊。“周末她不写作业,老玩手机,我就打了她,收了她的手机,结果她跑了出去,这两天也没回家……” “孩子已两天不在家了,不找找她吗?”“不用找,听说她去找她以前的同学了,不接电话,微信联系她,也不回信息。最后干脆把我拉黑了……她不敢回来,回来怕我打她……”
“是呀,孩子可能想回家,又怕挨打,咱不打她,换一种方式行吗?” “老师,你不知道,她不打不行……”李珂的爸爸虽然还是这样说,但是很显然语气已不如以前坚定了……
接下来的两天,我不间断地和家长联系,问孩子情况,催促家长找孩子,并找李珂熟识的同学打听情况,还主动请求了李珂的微信好友……这期间我还从家长那里了解到,李珂其实很孝顺,很懂事,每次吃饭时,都会把好吃的饭菜,提前给在外面忙碌晚回家的爸爸留着,从不会给自己的爸爸置气。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有家长不爱孩子的。在周二的下午我接到李珂爸爸电话,孩子已联系上,下午回家。和家长仔细交流后,我才知道,李珂爸爸给李珂发信息,保证不再打她,有啥事让她回来帮她解决,这样,李珂才和家人联系了。
第二天上午李珂没有如约到校上课,我又打电话询问,得知李珂说了几点不想到校的原因,我想这不外乎是孩子脸上挂不住,给自己找的借口。和李珂爸爸交流之后,就给李珂发信息,让她下午务必到校上课,并告诉李珂,老师也想和她聊聊。
下午,在教室,我第一眼就看见了李珂。我们在教室外面交谈了很多,我没有指责他,先对她说了她爸爸对她的积极评价,看得出她很感动,此后,我说的话她似乎听进去了……
后来,李珂没有再随意迟到、旷课,也再没有离家出走。
在第一次月考中,她的作文就写了《不一样的老师》,在文中表达了对我的感激和喜爱之情,尽管这篇文章因为跑题没得高分,但是它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这孩子,挺好的,处事灵活,愿意与大人沟通,有什么事解决不了呢?”李老师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