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 “豫”①见更好的你
——许昌市“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助理)能力提升高级研修心得体会
赵相文
长葛市赵相文信息技术工作室主持人
在许昌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和师训科的精心组织下,2019年5月12日,许昌市“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助理)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80多位成员,满怀期待,到浙江师范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研修学习。
一周来,目睹了一位位知名教育大家、名师的的风采,聆听了一场场精彩的讲座,经历了一波波头脑风暴。在最短的时间里让我们了解了名师工作室的框架、工作方法、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现代教育技术等等。在感受着教育的深邃与宽广的同时,又一次领悟了“学,然后知不足”这句话的内涵。
与以往的教师培训不同,这次“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助理)能力提升高级研修不单单在理论上有依据,在实践中有实例,而且又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指导实践。时间虽短,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在“浙”里,“豫”见了更好的你。
一、语见大家
(一)写教育日志的吴小军老师
打开百度百科,对吴小军老师的介绍极其简单——浙江金华市金师附小教育集团党总支副书记,这一如他开讲前的自我介绍。
然而简单介绍的背后,却是吴老师的不简单。
不简单的工作量:一个人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课,还兼班主任与学校行政工作。
不简单的讲座量: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开讲近800场。
不简单的坚持力:为女儿写日记6317天,100多本,200余万字。
不简单的称谓:一个被称为和魏书生老师一样会“讲故事的老师”。
(二)有教育情怀的沈群英园长
沈群英是东阳市实验幼儿园园长、书记;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首届最美幼儿教师、浙派名师、浙派名校长培养对象、金华市教坛新秀、金华市名师、金华市教科研先进个人;东阳市政协委员。
即便有如此多的荣誉,沈园长仍不忘初心,为东阳实验幼儿园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倾心尽力。担任园长的11年里,带领全园老师,自己动手,实现了幼儿园设施的更新升级;引领一批老师,不断成长,成为了东阳市幼儿园的园长。东阳市实验幼儿园因此被称为幼儿园园长的黄埔军校。
当被问及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如何带动和引领老师成长的时候,沈园长顿了一下,坦诚说道: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说有答案,那就是对幼儿教育的热爱。
(三)让教学简单的阮高峰教授
阮高峰博士是浙师大教育技术系教授,以色列教育部Mashav访问学者、美国西伊利诺大学访问教授。
在讲座的开篇他说“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高度依赖智能技术的时代”,教学也在改变,电子白板,移动终端,……即使“经书”也用ipad呈现了!形态正在不断因技术而改变。
然后结合老师们的教学实际,讲解Powerpoint授课技巧、微课制作、音视频教学素材获取与加工的方法。这些技巧在让老师感到教学变得简单的同时,也大呼“真的没想到”。
其实一周的学习之中,遇到很多教育大家、名师,之所以说说吴小军老师、沈群英园长、阮高峰教授,不仅是因为感动于他们对教育的执着,对教研的坚持,对老师的引领。还在于他们一直根植于课堂教学,他们的故事感人,他们的成长经历可仿效学习。
二、遇见技巧
借助信息化的力量,让教学变得更简单。一直是智慧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信息化2.0时代以老师“两高”(提高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化素养)的要求。
阮高峰教授从备课资源的搜索谈起,到资源的下载,以及图片、音频、视频文件水印的消除,再到利用PowerPoint制作微课实现课堂反转,一一介绍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的技巧。听完后,给人一种“之前所学都是白学”的感慨和“原来还可以这样做”的惊叹。
三、寓见智慧
新接手一个纪律、卫生都很差的班级,该怎么办?是先烧三把火进行整顿,树立班主任的威严?还是用两眼看、两耳听,了解情况后再处理?
遇到写“情书”的学生,是痛批一顿让学生叫家长,还是帮他修改情书,引导到热爱作文写作方面?
语文生字、英语单词让学生抄写几遍学生记得比较牢?三遍?十遍?如果抄三遍,是一次抄三遍,三是抄一遍检查后再抄效果好?
……
吴小军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用生动的事例、幽默风趣地叙述给老师们进行了解答,平实的语言中透着熟悉学生心理、熟知教育规律的教育智慧。
更令人感动的是吴老师的谦逊,不论是与听讲老师互动,还是和学生在一起,吴老师从不让听讲的老师站着回答问题,而是走到老师和学生跟前,蹲下身微笑着聆听。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一下子就与听讲老师拉近了心理距离,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
简单得你我都可以做,也能够做得到。为什么是吴小军老师?一是仁爱之心,二是教育之慧。
四、昱②见情怀
在浙师大经管学院27幢102教室开讲的六位教育名家及三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每一位都是荣誉等身,每人都是教育界的一本传奇,一座标杆。
即便如此,他们又都依旧行走在教学之路、科研之路、引领之路上。他们中有坚守课堂一线的吴小军老师、杨胜大老师;有视科研为名师专业成长助推器,倾心科研的李润洲教授、郑志湖校长;有引领并培养了12位浙江名师的朱现彪老师、沈群英园长。
“学行结合”、“实新偕进”是他们的真实写照,更是他们教育情怀的精魂。
五、预见名师
发挥名师示范、引领、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成,培养一批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的教师,让教师共同成长。既是名师工作室设立的初衷,也是此次研修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周的学习,教育大家、名师的示范、指导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室的内涵,明晰了工作室的发展方向。
首先,要带领团队先走一步。既要有先走一步的创新精神,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先于他人的教育实践与成果。
其次,要把工作室建成“民”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来自一线基层,研究问题源于一线教学,研究成果也应服务一线老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提升要面向全体老师,尤其是农村老师、贫困区的老师。
第三,努力把工作室建成“明”师工作室。对于信息技术工作室来说,要着眼未来,明确未来教育的趋势,认真研读并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等教育信息化文件。
最后,努力把工作室建成“名”师工作室。改用梅贻琦先生一句话:名师工作室,非谓有名(牌)之谓也,有名师之谓也。以夯实教育科研为切入点,共享集体的专业智慧。以聚焦课堂教学为着力点,反思自身的专业实践。以强化成员内功为立足点,借鉴前人的专业成果。实现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成员所在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校所育学生的全面发展。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改成。”
诚如许昌市教研室王俊杰老师发言时所说:当下我们适逢盛世,国家兴教;三年攻坚,许昌重教;“三名”高举,出发在即。有此天时,立足人文许昌,只要努力、坚持,引领老师以团队名义共同成长的工作室目标必将实现。
①豫(yù),1.欢喜、快乐。2.河南省简称。
②昱(yù),1.日光、光明。2.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