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措并举 办一所令人欣慰的学校
4110820021780002发起了2019-12-20
0
回复
15
浏览

五措并举  办一所令人欣慰的学校

长葛市新区实验学校   华洪璞

作为一名教育人,总想写点教育的故事,每每刚提笔又搁笔沉思,不知从何入手。前段时间的一件事情触动了我再次提笔:今年9月份,我参加了许昌市优秀拔尖人才赴清华大学的专题培训。在培训结束返程候车时,我们同行几人在候车大厅交流教育的话题。这时,走来一位40来岁的男士,他问我:“您是不是姓华?”我诧异地点点头,他又接着说:“您是不是长葛新区实验学校的华校长?”我更加诧异了“对,我就是。”他马上握着我的手说:“华校长,我是咱们学校的学生家长,我的孩子在咱们学校六年级上学。”接下来,他谈到学生在学校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言谈中表现出对学校的高度肯定和赞许。坐上高铁没多久,这位家长又买了满满一袋子的水果、干果给我送到车厢。这时,赢来了同行学员满满的羡慕。我回来同老师们分享这个事情的时候说:“这就是教育人的幸福。”作为一名教育人,要想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尊重,首要把学生教好,把学校办好。我就把多年来的办学经验进行梳理,可能还不是那么文采飞扬,哲理深邃,但愿这些思考,对刚入职的校长和学校规范化建设有所借鉴和启发,这就达到了我的初衷,我把管理学校的经验总结为“五措并举,办一所令人欣慰的学校”。

一、科学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教育是人与人的活动,是灵魂的唤醒,是十分科学而严谨特殊的社会活动。首先,一个学校要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育人理念,引领学校发展。教育思想具备三方面的属性:1.政治性。教育是培养人,要为社会服务,做为我们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明白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幸福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一个家庭或家族培养优秀的继承人。我们提出了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孩子具备以下素养:理想信念得以初步确立,厚植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良好习惯得以初步养成;掌握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个性得到激发;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公民素养的培养。学校提出了让每个新区学生成为优秀的自己的育人理念。2.科学性。教育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有内在的规律可循,作为教育人必须遵循这种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适合不同学段要求的育人理念,如小学阶段,注重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兴趣的激发。我们提出了潜心育人,静待花开的理念。初中阶段,强化能力创新和规则意识、责任感,我们提出了爱的教育,铁的纪律的理念。这样的教育更适应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更有助于孩子们的健康发展。3.本土性。因各学校的校情不同,生情不同,师情不同,当地人文环境不同,学校在进行综合思考,确定办学方向时,应具有本土性。如,我现在任职的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教师是从各镇办学校选派的,学生大部分是城乡结合部家庭的孩子,教师的教学能力急需规范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文明习惯,亟待规范,我们学校梳理了针对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两大管理体系,即“教师六好”“学生学习六好”“学生德育六好”。通过扎实落实“师生六好”,全校师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2019年,我们又提出了加快学校现代化教育的步伐,办面向未来之教育,这将更好的引领学校的发展。

二、科学完善的章程,保障学校稳步发展。

章程是学校的大法,是学校稳定发展的基础,制定章程的目的是规范,基础是民主,价值在落实,温度在人性。

一个学校的章程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必须是全体师生的集体智慧,要广泛听取意见,征集建议,在此基础上,民主决策,产生的章程才科学、全面、有生命力。学校章程的价值是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中。只有公平的落实,才能产生价值,否则是一纸空文。学校的管理涉及到师生,是人与人的关系,在执行的过程中要体现人性,才能使冷冰冰的制度具有温度,从内心身处得到大家的认可,感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如我们学校的考勤制度,有的老师孩子太小,还在哺乳期,他们的签到、签退考勤就稍稍放宽尺度;老师的直系亲属有病,学校在执行考勤时也稍微放宽尺度;教师家属或者直系亲属患病,家中有重大事情等,校长一定到场慰问……这样,使学校的管理更具有人性的温暖,深层次的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情怀。

三、高素质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班子队伍建设

一个学校应该有一套分工明确,履职尽责,和谐团结,务实创新的班子队伍,在学校的发展中起到引领支撑作用。从校长到校委会成员再到中层领导、年级组、科室组,各个环节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工作的落实和成效,只有每个环节的班子成员素质高,才能使本科室工作有思路,确保科室工作落地生根,从而达到本科室工作风生水起。

1.校长队伍建设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在学校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水平的高低决定一个学校的高度,根据多年的工作总结思考,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校长,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1)具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一位校长所具备的教育思想,必须具备政治性、科学性和校本性,这样既有利于教师的理解和接受,同时又能引领教师的发展。

(2)应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怀。教育是育人的,是心灵的相互影响。有别于其他的工作,必须有爱的情感倾注其中。作为一名校长,必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才能有深厚的教育情怀,才能去追求一种工作的理想价值,从而深层次的产生源源不断的活力。

(3)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校长应是名师中的名师,只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才能深入到教学一线指导教师,才能在教研活动中发表自己的有价值的评价,才能对教学工作有专业的指导,这也是校长在教师中树立威信的重要方面。

(4)具有很强的驾驭队伍的能力和工作的领导力。

作为校长,这种能力非常重要,只有这样,队伍才能稳定,工作的布置才能有执行力,而这种执行力就来自于自我的人格魅力。轻财者聚人,量宽者容人,身先者率人,打铁需要自身硬,这样,校长的话才掷地有声,校长处理事情的能力也能得到大家的佩服。同时,校长应用心的总结一套带队伍的科学经验,让其成为一个系统体系。

(5)校长应具有学习发展和创新进取能力。社会在进步,我们面对的知识体系,人,社会等环境在不断发生很大的变化,只有与时俱进,不断的加强学习,让新的知识和信息不断的充沛自己,才能使自我的成长成为有本之源。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对工作的思考,谋求创新,激发活力,才能产生源源的驱动力。

(6)有较高的政治站位和大的格局。只有这样,在处理校内及校外的一些事时,才能做到格局大,眼光远,才能深入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使我们的育人目标得以完成,彰显出一个学校师生的大气,大方,儒雅的素养。

(7)校长应具备自律慎独能力。在一个学校中,校长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如考勤、评先评优、资金的使用等,老师的老师们即使看到不规范的地方,也不会当面去说。校长必须怀有敬畏思想,要严格要求自己,处理好繁杂琐事,有抽丝剥茧的细心,处理敏感问题,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有底气,老师们才不会有太多的质疑,校长才能保证自己的政治安全,不会对学校产生负面影响。

(8)校长应有优异的办学成果。这是对校长治校的有价值的体现和最有力的诠释。

2.校委会成员班子建设

校委会成员是从学校中层干部中产生的,具有高素质,应逐渐的加强培养和锻炼,他们也是校长的后备军。校委会成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1)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一位副校长要分管各科室的工作,负责工作的安排及谋划以及科室人员的分工及学校工作的具体落实。

(2)有工作的执行力。学校总体工作的谋划是由科室落实的,只有落实好才能产生价值。分管校长要领导自己的队伍,使学校的工作落地生根,这就要有带队伍时有影响力,推进工作有魄力。

(3)有扎实的工作态度。分管校长要能深入到分包的工作中去,自己的言行举止,团队成员实时了解,处处观察,只有自己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才能感召教师,真正做到在队伍之中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4)能科学、合理安排工作。学校各项工作要由各处室进行具体落实,要有方案,有落实,有评价,有总结。怎样使分管工作在贯彻学校思路时落地有成效,做到规定动作按标准,自选动作有创新有特点,这就要求副校长有对工作的思考,提前谋划,从而很好的领导落实分管的各项工作。

(5)副校长应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作为副校长要参与到教学教科研中并进行指导,在教科研方面必须是一个行家里手,才能对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6)要有很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副校长分管的工作会涉及到分管的中层领导。对中层领导的管理,与教师的交流及家校的关系等工作,都需要分管校长的参与,因此,副校长必须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才使分管工作协调、和谐、统一。

3.中层领导及年级部长队伍建设

中层领导及年级部长是骨干,是校级领导的后备军,要加强培养和指导。中层领导起着上通下达、落实本科室工作的重要作用,是有力的执行单位,只有科室工作扎实有特色,才能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落地生根。中层领导应具备以下素质:

(1)有扎实的工作态度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中层科室主任及年级部长身处教学一线,他们和同事们一个办公室,一起备课,一起教研,一起完成学校的工作,只有多付出,不怕吃亏,老师们才听他们的领导。他们更应该做到工作中率先垂范,不令则行。

(2)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中层及科室主任是学科骨干,更是名师,在其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和较高的教科研能力,这样,他自身就是一个王牌,会产生很大的魄力。

(3)优异的教学成绩。作为中层领导,年级部长在本块工作及教学成绩评比中应该是最优秀的,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具体的检验,产生价值,产生在教师中的话语权。

(4)具有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无论所带领的队伍大小,就要涉及到对人的管理、处室的协调。中层领导应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才能产生和谐,只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才能使自己的团队成员履职尽责,激发活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

一个学校核心的竞争力是教师队伍,学校谋划的工作,都需要有教师的落实,否则都是纸上谈兵,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满怀热爱的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才能提高教育质量,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以下素养:

1.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教育情怀,对孩子有爱心。教育是人与人的影响,灵魂的沟通,每个孩子,对一个班级来说是几十分之一,而对一个家庭则是百分之百,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希望。教师对孩子的爱戴应该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必须做到心中有爱,肩上有责,眼放光芒,手握戒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2.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教师是智者,学生的智慧之门需要教师把创新的钥匙打开,而要想承担此重任,要想给孩子一碗水,自己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这样,教师的课堂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课堂才灵动,能信手拈来。

3.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境。教师自身的魅力,学生会感知,也会影响孩子们,只有静下心来做教育,潜下心来教书育人,把教育当成事业的追求和人生价值的体现。

4.要有学生喜欢的高效课堂及教学风格。谈到风格,这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个性的能力特征。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激情四射,有的徐徐道来,引人入胜,启发思绪。这些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学习,长期积累的结果,它的生命力是学生喜欢,更是成绩显著。

5.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和教学成绩。

四、特色彰显学校品牌,激励学校发展。

每个学校应具备自己的特色,彰显本校文化,要注重特色文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向特色学校迈进。如在原单位的时候,学校结合长葛市的地方文化---楷书鼻祖钟繇是长葛人的历史渊源,把汉字书写作为学校的一项特色文化进行打造。首先,加强校园书法文化建设。进入学校大门,一侧是艺海长廊。展示汉字的演变史、汉字书写小常识、历代书法家的优秀作品;另一侧是翰墨飘香,介绍楷书鼻祖钟繇的书法小故事及长葛书法家的优秀作品和学校学生的书法作品展示,创设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其次,扎实开展汉字书写活动。在日常的学习中,强化学生书写基本功练习,通过每天二十分钟的午写练习和每周的书法课程,强化学生的书写技能。通过书法名家进校园,对孩子们进行书写指导,使孩子们的汉字书写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同时,开设书法社团,使在书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更高层次的培养和发展,学校书法社团的栗睿等同学在省市级书法比赛活动中获奖。

五、创新激发活力,驱动学校高品质发展。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墨守陈规,在时代大发展的年代,就会落伍,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激发活力,产生强劲的驱动力。创新不是颠覆,而是在原有好的经验的基础上,注入新的因素,使其更有活力。如,我们提出的“教师六好”,就是对教师教学常规要求的创新;在班级的管理中,我们设置的“自主化岗位管理”这是班级管理的创新;提出的“让学生屹立于课堂中央”的生本课堂理念,开展“小老师”活动,这是课堂授课方式的创新。通过各项创新活动,使各项活动更具特色,更有活力。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是非常科学的系统工程,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更好的凝聚广大师生的力量,才能使一个学校动力强劲,关系和谐,健康发展。短短几年的时间,我任职的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教育名片”“河南省最具成长力学校”“许昌市名校”“许昌市明星学校”“许昌市精品学校”等殊荣,教育质量逐年攀升,人民满意度迅速提高,也得到了上级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教育是良心活,是积德事,是一项静待花开的事业,愿读到此文的教育同仁共同品味教育的幸福,深耕我们的教育事业,办一所令人欣慰的学校。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