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 名师指路 努力前行
03740668629发起了2019-07-24
0
回复
11
浏览

专家引领  名师指路  努力前行

                             长葛市新区实验学校  周秋阁

2017年1030日至118日,我有幸参加国培计划(2017)在浙江师范大学为期10天的培训,在浙师大学习,感受名校教育。重新回到校园学习,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和体验,与以往每天周而复始的繁琐的工作相比,突然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每天有规律地学习、生活,洗去了我身上的浮躁,让我回归本真,静心学习,潜心研修。非常感谢此次培训的班主任杨东和刘继伟老师辛勤的付出,在我们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心,在学习中贴心周到的服务,让我们感觉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的指导、引领,有名师的经验分享,有一线教师的讲课、评课,互动讨论。通过理论的培训学习,现场的教学观摩,我受益匪浅,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10月31日的开班典礼上,张振新院长从大、多、美、强几个方面介绍了浙师大的发展史,让我们对这所大学充满了向往,也对本次研修学习充满了信心,接着孙美好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破冰之旅,通过简单的游戏让我们来自河南各地的学员放下疲惫和拘谨,轻松地互相认识,打开心扉问好,成立了班委,分好小组,选定了组长,各小组成员进行了精彩的风采展示。这节课为我们新学期开学接手新班级做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10月31日下午,金华市环城小学校长的专题讲座《创造适合儿童的课程》,从课改力度、育人模式、对儿童的认识及创客校园几个方面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环小每周1节的乐高课及纳入课程设置的科技课,机器人领舞的课间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自己设计参与的科技节为我们诠释了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11月1日,走访桐乡市崇德小学,这是一所百年老校,在拓展性课程实施上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拥有成熟的走班学习方式,分教师走班和学生走班两种形式,学生走班根据兴趣按需参加,教师走班减轻了老师的备课负担。一天下来,参与到他们的课堂中去,锄园的参观体验,社团活动的观摩,让我感受到真正的以生为本,从学生兴趣出发,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设计的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

11月2日参加了萧山区科学教研活动,感受到当地教育对科学学科的重视,授课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深刻理解、课堂组织与实施、孩子们在课堂上最本真的表现令人折服。专家们的学术报告,尤其是文老师《基于stem理念下的课堂学习》把她刚从加拿大研学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给我们。

11月3日,我们参观了爱国教育基地暨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萧山文化博物馆,看到了一些幼儿园和小学的学生进博物馆的实践活动,真是令孩子们大开眼界,掀开了孩子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序幕。

11月4日上午,浙师大智慧教育研究院黄立新教授给老师们做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学创新》为主题的报告,黄教授用电脑和平板形象生动的操作技术控制课堂,让所有的学员看了之后都跃跃欲试,对指尖上的教育更是羡慕不已。特别对移动终端运用在课堂上更感觉神奇不已。纷纷参加互动,体验信息技术的神秘功能。我们老师每天除了上课,批改作业外,还有繁重的备课任务。怎么从繁重的备课中解脱出来呢?黄教授为我们推荐了蓝墨云班课,可以自己组建班级,这里面的资源十分丰富,不止有课件、教案,还有同步习题,以及音频、视频等素材资料。一下子让老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除此之外,随堂练习与课后作业能帮助学生在课下更好地完成作业。而且还能将学生的做题情况反馈给老师并进行数据分析,老师还可以点击数据导出直接生成表格。这样强大的功能让老师们惊喜不已!上午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如果自身不愿意去学习提高,自己终有一天也会像风靡一时的“万能充”那样被时代的巨浪所淹没。这就要求我要充分运用现在发达的网络资源,把信息传递给孩子们,开拓他们的思维,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化被动为主动,让课堂变得更有趣!

11月4日下午,浙师大国学专家70岁的毛醒策教授做了有关《国学与师德规范践行策略》主题报告。毛教授真可谓国学专家,全场报告一直站立,时而板书,时而与学员互动,整场报告从古至今,有国内到国外全部脱稿演讲,令全场学员刮目相看,羡慕不已,也真可谓是学识渊博,才高八斗。他的课堂是充满吸引力,所有学员无一人打瞌睡,听的是津津有味,时而掌声雷动,时而笑声一片,毛教师从国学的定义、背景、儒家学说等几方面展开讲解,将自己的人生智慧和真知灼见融于其中。让我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了更深的体会,今后也争取达到儒与道,进取与退守的平衡。

11月6日上午,丽水实验学校沈彩群主任以《全员走班式拓展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为主题为我们分享了她们学校的拓展课程,丽小开展的拓展课有40多门,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这里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做教育。从这里我们认识到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力和创造性学习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6日下午湖海塘小学吴志坚校长比较东西方教育哲学的不同,对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教学需要“留白”“容纳”“差异”,对于“学习潜能生”潜能的发掘给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11月7日上午我们到胡海塘小学参观校园文化建设,听取了两节语文汇报课,《黄山奇石》和《五花山》。两位执教老师各有千秋,一节以识字阅读为主,一节以阅读习惯引入,通过预习卡上的完成情况指名阅读,让学生进行评价,孩子们认真的鼓励与建议小伙伴乐于接受,学生在不断地阅读中感受到五花山的美。整堂课时刻关注学生,给予孩子充分的读书、思考、动笔的时间,老师教得轻松,孩子学得轻松,我们听得也轻松,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

11月7日下午李峰老师给我们做了有关青少年素质拓展课程的研发与实施的报告,他从目标、课程改革、基本原则、现实需求、课程的操作与发展、实践个案等几方面为大家做了精彩分享,让我们对新课程下的青少年拓展性课程有了深刻的了解。                                                 118日上午华钢老师为大家带来《校园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讲座,他把湘师实验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实施过程及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华老师幽默言谈中闪烁着智慧的光彩,精辟独到的见解令人折服。

10天的朝夕相处中,我们彼此熟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18日下午班主任杨东、刘继伟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结业典礼,每个小组进行了学习成果展示,汇报交流中有对老师的感谢,有对自己几天的收获的喜悦,有对浙师大和同伴的不舍……再见了,朋友,再见了浙师大!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