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金桥中心小学 曹灵芝
《大禹治水》是一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制服了洪水的事迹。本节课我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把重点放在了识字、写字方面。
教学开始,我出示大禹的图像,导入本课。然后示范朗读,引领学生读准每个字音。这节课,我觉得自己把写字指导做得很扎实。写字教学分为 个环节,先出示生字观察,汇报需要注意的地方,接着描红并书写一个。学生书写时老师要进行巡视,发现问题,接着展示评价,老师范写,最后学生再次书写,再次评价。这样教写字,做到了扎实有效。
另外,在识字方面,我紧扣“取舍”的原则,对课后生字根据学生的学情,根据生字的特点,抓住归类识字和字理识字两种识字方法,重点进行指导。而对于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这种常见的方法,则不再做重点,因为一节课要教的内容有很多,如果都做以重点,面面俱到,那么就会像蜻蜓点水一样,不太扎实。
任何一节课,都有遗憾的地方。这节课,首先我要注意在教学中,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老师必须不能代为回答,必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学习的主人。相信学生,放手给学生,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务必要改善的。其次,规范自己的语言,说话时应尽量简炼,评价语就应尽量多元化。最后,还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总之,这堂课带给我很多的启示,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带给了很好的帮忙和历练,期望我能从中得到更多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