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长沙,研修提升促成长
4110820011630012发起了2019-07-24
0
回复
25
浏览

烟花三月下长沙,研修提升促成长

——2019年长葛市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研修提升培训

长葛市第一小学  燕慧娜

2019年3月24日到30日,我有幸参加了长葛市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研修提升培训。三月的江南,春风拂面,花红柳绿,在处处景色入画的长沙,我们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培训。七天的时光转瞬即逝,留给我们的是美好的回忆和思想的成长。在这七天里,我们谨遵教体局领导的教诲,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担当、乐于分享、更新观念、提升素质。这七天的培训充实了我们的大脑,转变了我们的思想,使我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之中。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伟人毛泽东的成长历程使我明白,名人的成长离不开名师的引领,而名校的崛起也离不开名师的努力。我们教师在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肩负重任,成长势在必行。

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探索期(20-29岁)、稳定期(30-39岁)、中年危机期(40-49岁)和成熟期(50-59岁)四个阶段。看看自己目前的状态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中年危机期。高级职称已评,教育教学进入“安身立命”的状态,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大不如从前,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更消耗了自己的精力,增加了自己的负担,职业倦怠随之而来。王卫华博士告诉我们:“人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问题,否则他只会制造问题。”如何消除职业倦怠,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是我首要思考的问题。

3月25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的王卫华博士的《教师科研:摆脱教师职业倦怠之路》的专题讲座为我拨开迷雾。他从教师科研的背景、教师科研之路、教师科研展望三个方面阐述了一个观点:教师科研,才是教师摆脱职业倦怠之路。教师只有把专业做好,才能帮助自己彻底摆脱职业倦怠。所以教师要有发展之心,作为普通教师更要走专业发展之路。我们教师有自己的实验基地——教室,这是走专业发展之路最有利的条件。但在现实教学中,好多教师采用了“背课”的方式,图了一时之轻松,扼杀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抹杀了自己的个性化发展。听课之后顿感思想开阔许多,益处多多,与会者无不被他语言技巧和人格魅力所折服,无不由衷赞之:十里春风不如你报告动听,三里桃花不如及你满腹才华!

夏远景教授的自身成长经历让我们一线教师深受启发,面对“淘汰班”“复读班”“寒门班”那么多的问题班级,夏教授都能很好地转变,取得惊人的成绩。可见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潜心钻研、寻求方法,总会直挂云帆。从这些一线教师的经历我感觉到,教师只有成为教育研究者,才能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自己收获成就感。我们一线教师不需要在专家的直接指导下开展学术理论方面的研究,教师可针对某些实际问题主动进行实践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我反思、评价,然后通过对问题的理解对教学进行修正和改进。这样我们从问题出发,在发展中前行,就会带着收获回归!

教师的专业成长当然也离不开读书,读什么书?学习科学、心理学、脑科学、为教学提供确凿的依据的科学等书籍,并通过我们的理解,转化为适当的教学行为,既做到教学相长,又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我们在从事研究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充分的实践性知识,提升了相应的教学能力,即使时代进步,我们也不可随便替代。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待遇问题。也只有不断加强研究,才能拥有自由之心,才能运用专业化的话语权,赢得社会的认可。

教师的专业成长任重道远,坚持是必要的砝码。正如夏教授说的“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借夏远景教授的赠言与大家共勉:世上有一条很长很美的路,叫做梦想;还有一堵很高很硬的墙,叫做现实;翻越那堵墙,叫做坚持;推到那堵墙,叫做突破;只有拼搏了才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让我们化外在的压力为内在的动力,从内破壳,茁壮成长!

                      长葛市第一小学  燕慧娜

                         2019年4月2日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