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动物王国开大会》教后反思
长葛市第一小学 娄延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其含义也是指教师要对教材做出合理的甚至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化处理。但是, 长期以来, 如何从“教材内容”中选择、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 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就致使语文教学中, 不但有些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而且产生出许多新的问题。比如 , 把课文内容作为唯一的教学内容, 阅读教学只有内容的理解没有语言的品味 , 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得意忘 “ 形”,那么, 在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如何从 “ 教材内容 ”中选择 、确定合 适的 “ 教学内容”, 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的功效呢?我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的备课及教学中的有关情况为例, 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精化教学过程,体现三个维度
《动物王国开大会》是一篇童话故事。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思想性格的成长。这篇童话故事情节反复,内容和表现形式浅显生动,对动物的的描写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分清角色的基础上,体会角色当时的心理,读出祈使句和疑问句的语气。在此基础上读好角色的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尝试着讲一讲、演一演故事。所以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我能体会角色心理,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我能读好祈使句和疑问句。
3、我知道写通知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我又注意了对教学过程的整合,使这两个个方面的目标在同一过程中实现。比如,检查预习时,当学生说出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时,老师就这样提示学生:下面我们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一看对于预习中你已读懂的内容,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对于读不懂的问题能不能自己读书解决。这一方面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又是在引导学生学会经历学习过程:对于已经读懂的内容不要满足,对于没读懂的内容要力求通过自己读书探究解决。再如,在学生通过读书想象,了解到狗熊的前三次通知,狐狸、大灰狼、梅花鹿过来说“你说一百遍,大会也开不起来。”这句话该如何读?生试读,在试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老师就进一步总结鼓励:我们就应该这样一边读一边想,不但读懂了课文,而且还获得了亲身体验。这既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读书,就应该边读边想;而情感的熏陶,需要潜移默化地体验和感悟等。
这样,学生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不仅认识到了写通知特点,而且体会了人物的心理特点,同时也学到了一些阅读的方法,有利于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抱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做教学的有心人,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重视学习过程,加强语文实践
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一项项内容的学习,学生所得到的不仅是一个个结论,而且通过自己能动地听说读写、思考、体验等实践活动,悟出了怎样去读,怎样去想,怎样去说,怎样去写,从而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表达方法等,真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比如,《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的教学,在认识狗熊可爱时,教师就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可以把描写狗熊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你觉得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是什么样的人?这样,学生在大量的读书、想象、思考、感悟、观察、表达的语文学习实践中,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形成了阅读能力,还获得了审美的体验,学会了学习。
总之,“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尤其对于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由不会读到会读,由初读到熟读和感情朗读,这样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在语文课堂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只能是读,切忌过多的讲解,在读中学习字词,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明白道理,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