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设计小学家庭作业
4110820030390129发起了2019-07-25
0
回复
18
浏览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设计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

长葛市第二小学   张丽娜

       在实现课堂教学知识向课外拓展中,家庭作业的设计是否有效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无疑起着催化作用,而很多教师往往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或甚至将它忽略了,有的把家庭作业看成是课堂练习的机械复制。我认为,家庭作业的设计要以教学知识为基础,着眼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形成研究问题的方法,着眼于学生体验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能力,放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可以设计成:
  1、知识拓展式。

现实的课堂教学受教学时间、教材等相对固定的制约,致使每个学生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满足,这是课堂教学的现状。学生经常对课堂中的某个问题争论不休、意犹未尽,而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暂时搁置。如果顺延这一良好的契机,挖掘教材知识的潜在功能,恰当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设计成课外拓展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在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我设计一道“用一张完整的纸板做一个长10cm、宽6cm、高6cm的无盖长方体纸盒。需要一个长、宽各是多少厘米的硬纸板?”的知识拓展题。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容易,但制作纸盒要考虑的问题就很多,于是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又会发现很多新知识,如边角怎样切割、长方形的长与宽和长方体的关系是什么等等。利用已有知识动手实践,体验课堂所学知识,通过体验将知识升华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有了生长点,这也是课外拓展题设计的一个策略。
    2、家庭合作式。

生活即数学,生活中的素材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材料,学生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冲动吗?如果学生有知识却没有研究问题的意识,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所学知识是死的知识、不会增值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家庭作业的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研究问题的意识。
  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布置了这样一道家庭成员协作完成的作业:“在这一轮物价上涨的过程中,通过网络、报纸搜集资料。统计多种物品价格上涨的百分比,并填写表格。
  (1)通过以上数据,分析一年来工厂的经营状况。
  (2)根据对消费者影响最大的商品,分析物价上涨对普通居民生活的影响。
  这道题利用学生已经学会的知识设计研究性的问题,让学生逐步养成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收集资料+知识积累一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对于出现的问题有研究意识。
  3、趣味游戏式。

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布置的作业从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设计一些趣味性和游戏性强的数学课外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爱好者和主动者。
  如学完了数的整除这节课后,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编成一个竞猜题,让学生们互相猜。有个同学这样编的:第一位是3的最大约数;第二位不能作除数的数;第三位12倍的数;第四位84的最大公约数;第五位比单数71的数;第六位24倍的数;第七位最小的质数。学生根据条件猜出“3024882”这个电话号码。按照这个号码拨过去,接电话的果然就是自己班的同学,这样每个学生兴趣盎然,自己纷纷设计起来了。学生能主动地把课内知识与生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没有加重负担,反而轻松起来了。像这样的课外作业,如果老师不布置,学生还不高兴呢!

4、阅读摘录式。  
  阅读是积累知识的手段,是活跃智慧的途径。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作业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数学课外读物,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拓展了知识视野,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愿望。
  如结合年段教学内容,开展数学名人欣赏畅游数学史趣味数学我与经典数学同行等专项数学阅读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积极阅读相关的书籍,然后以名人小海报奇思妙想明信片小蜜蜂采集本数学魔术师记录袋等方式采集书中的精华之处,展现学生的阅读成果,并展开交流与评比,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阅读的效果。
   5、社会实践式。

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为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家庭作业的设计要注重书面作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之间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学生从自己身边的情境中就可以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张老师月工资2100,请你帮张老师算一算他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于是,学生去银行了解国家缴纳个人所得所的有关政策等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纳税”的种类和税率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有意思,学到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实践经验,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总之,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教学知识,并与现实生活相联接的学习活动。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与生活经验,因时、因人制宜,不可突兀,不以学习新知为目的,只为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习兴趣、内化课本知识,将课本中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学而有用的知识,设计成形式多样、内容生动、贴近生活又富有探索精神的课外作业。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