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实用化、游戏化
4110820030390129发起了2019-07-25
0
回复
18
浏览

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实用化、游戏化

长葛市第二小学   刘淑萍

  我国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问题又可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故此,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下面我以《生活中的数》一课为例,说说如何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引导学生找到数学与生活衔接点,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生活化和实用化。

  一、数学语言通俗化

  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许多生动有趣的东西。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乐学、爱学,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在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前提下,教师有时还需要列举通俗的实例,引用形象的比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如:鸭子、粽子、大饼等,最终终于让学生重新认识了数学:数学就是生活。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喜欢学数学。所以在上课伊始,我首先选择的是学生平常喜欢表演、自己爱唱的《数鸭子》的歌,让学生自由发挥,各自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要求猜一猜这些鸭子的只数,通过这数数、猜数活动达到了重新认识数学的目的。让学生感到数学是亲切的,数学就在身边,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1. 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理念的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可以从他们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探索新知识。但凡熟悉的事物总让人感到亲切,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更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数学知识生活化体现数学实用性。联系生活实际,引发问题——学现实的数学。低年级数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组织教学。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从小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抱负;同时对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实用性是使某一事物延续下去,而不至于中途“夭折”的深层根基。如果数学仅仅是一种束之高阁,“摆”在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即使它是那样有趣的数学游戏,不能用于生活,就也免不了渐渐被人遗弃的命运。在数学教学中,同样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虽然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但他们也会对“毫无用处”的知识产生反感,巧妙的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场景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深刻悟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还会发现更多的数对了,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领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原形,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爱数学。
      三、数学知识实用化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分子,它是在这个集体中生存的,离开了这个集体,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最佳途径。所以我让学生动手操作,猜中学。猜猜老师手中有几颗糖?小朋友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再抓一把花生米,小朋友猜猜大约有几粒?为什么?如果抓一把黄豆,你能估计出大约有几粒吗?为什么?教师参与学生一起估测,说出自己估的方法,并告诉学生,为了验证自己估得对不对,应一粒一粒来数,在数数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快乐地学到:同样抓一把,个子小的,粒数越多(了解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估计意识,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不应当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过程,也应当是与此有关的人类创新过程的揭示、再现,继而给学生有所启迪的过程,这应是创新教学的精髓所在。
      四、数学知识游戏化
      游戏的教育让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地发展。主动意味着在学习中他们可以自己做主:与老师或同学一起制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步骤、拟订游戏规则、监督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我让数学知识游戏化,师生一起玩游戏:同学们,数学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天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你听,歌曲中有数学,她告诉我们祖国有多少个民族?运动中有数学(跳绳数数);游戏中有数学:(跳皮筋)师生同乐,玩中情。老师与学生一起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之中。众所周知,游戏中的人,是完整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人。因为游戏需要人全身心地投入,需要游戏者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席勒认为,游戏状态是一种克服了人的片面和异化的最高的人性状态,是自由与解放的真实体现。他有一句名言:“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所以,游戏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活动。作为游戏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完整的人,参与、投入到整个活动中,其情感、其个性、其智能,都将得到全面的展现,全面的发展。游戏的教育,则是一种活泼有趣的教育形式,新的学习态度、新的探究精神、新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将为孩子们提供新的成长环境。游戏中,他们可以在尽情的娱乐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个性、丰富心灵、锻炼情操,真正地获得全面发展。
      五、数学作业现实化
      怎么样让我们的孩子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就在于他研究知识的过程是否有思考,是否经过自己本身积极地探究发现了数学结论,如果是这样,他对数学的体验是幸福而自信的。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我布置作业时注意了数学作业现实化:用生活经验,主动建构——学有意义的数学,分组到校园中去“数一数”,校园数数,动中乐。如老师带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去寻找100以内的数。学生获取一种数学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这个过程重要。课后进行社会调查,应用生活现实,体现价值——学有用的数学:没有数学的日子该怎么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像空气,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