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郭淑娟
近期听了龚雄飞院长的系列专题讲座,让我对小组合作学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教育教学正走向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由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既学生的互助式学习对改变传统讲授型课堂起着重要性作用。
龚院长指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任务分割、目标整合、共同进步、总体评价。我们学校也一直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在新学期开学就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编号,我也一直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并在教育教学的有些方面体现出了一定的效果。
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想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记忆大量的词汇,背诵一定的句子和课文。我想了解落实学生每天、每周的记忆情况,但是由于要教授两个班级而且班级人数多,每天还批改大量的书面作业,想要落实到每位学生的就会力不从心,所以我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我会制作一份表格记录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加分,而每一小组的学习情况由组长记录,周五我进行回收总结。在作业方面,每天的作业包括课堂手册先由小组长批改,小组长由四位课代表批改。在课堂上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小组内不同编号的同学,也可以让全班同一编号的同学起立回答或读或书写相同的内容,达到小组竞争的目的。每个单元的单词要求会默写,对话和课文要求会背,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课后由组长重新听写,直到记熟为止。课文的背诵交由小组长督促完成,教师只需做好记录及抽查。小组合作时间久了,如何调动小组间的竞争意识,我采用加分的方法。每位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两方面组成: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平时成绩包括了每天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单词默写课文背诵情况等。每次考试完之后会把小组成员的所有成绩加在一起,由个人竞争变成小组竞争,看看哪个小组总分最高,进步最大,对综合得分较高的前三名小组进行鼓励及奖励。这样就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如有时课堂上我会让学生做一些较难独立完成的事情,想要刺激他们产生请人帮忙合作的心理需求,促使他们请人帮助或提出帮助别人的愿望,有的小组讨论积极,气氛热烈,但有的小组则基本保持沉默。小组内成绩较好的学生会霸占发言机会,忽略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小组合作变成了个人表演,特别是学困生就更插不上嘴而袖手旁观了。另外,由于班级小组较多,上课时不会随时注意到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有时会陷入在几个积极活跃的小组中,这就造成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只是在看热闹的现象,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其实是一种低效的课堂,也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甚至不能完成当堂的学习任务。
总之,在以后的合作学习中我会发挥好引领作用并适时地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调控,注意发现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及时指导。还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共同研究,教学相长,从而便于发现问题,在教学中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