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我认为小组合作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点难度的,他们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不一致,往往能够想到的,不一定能全面地说出来,但是在小组中学生可以倾听他人发言、陈述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增加交流机会共同解决问题。因此刚开始小组合作时,先从同桌两个人的小合作入手,让学生接触合作学习,逐步学会合作的技能,逐步树立合作意识。在学生积累一些合作经验后,再把学生按3~4人分为一个小组加以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我们对低年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了一些的心得和体会:
一、培育小组合作方法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为使合作学习更为有效,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技巧。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学会倾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讨论时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是现在孩子的通病。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会听:一是要学会倾听老师的提问,会听操作要点,和小组分工要求;二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要插话;三是会听别人发言的要点,善于将收集的信息归纳总结。
(2)学会表达。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调动学困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适当给予回答的机会,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让给他们说,并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肯定。使那些基础知识差、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参与、表现自我的机会。
在一次英语课上,在教句子“It`s an eraser. It`s a ruler.…”时,领读了几遍后让个别学生来读,并且有意叫到了张某,他开始不说话,我又给他读了好几遍,可他显然有点不耐烦,干脆说了一句:“我读不上来。”就不愿再跟读了。当时我真的有点尴尬,可转念一想,马上有了主意,于是我把全班分为两大组来竞赛,男孩一组,女孩一组。规则是:两人合作,其中一人随意拿出自己的学习用品,另一个人快速用It`s a ….表达出来,如果表达正确,他的搭档就要重复一遍,如果不对,则要改正过来,可以拿上书。最后给说的单词多的组每人加一颗星,结果这一招还真灵验,每个小组都干劲十足了,互相分配任务,张涵也非常积极地给他的同伴配合,我待同学们基本上都读了一遍后,看教育的时机已到,便说:“老师开始学英语时有很多句子也不会读的,但我坚持一遍又一遍地跟读,直到第十遍才终于学会。”接下来,我又叫了张某,请他读出“It`s an eraser. It`s a ruler.”等句子,在我的鼓励下,他终于拾起了自信,鼓起勇气大声读出来了,虽然读得不太好,但我还是给予他“Excellent!”的最高表扬,并对其他同学说“Clap your hands!”
二、选拔并培养小组长
小组长是小组的核心,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组长有很大的关系。小组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首先是学习骨干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其次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愿意对学习差的同学提供帮助。
三、教师的示范作用必不可少
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少,对合作交流的认识十分有限。那么,要在他们大脑中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概念,教师必须事先作好示范。比如:教师在教学生怎样合作时,可以把全班当作一个大组,老师是组长,其它同学们都是组员,大家一起来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体会组长该做什么,组员又应该怎么做,怎么说,怎么听,怎么评价组员的回答。学生的合作技能便能得到有效培养,合作学习便也能顺利进行了。
四、鼓励为主,教师评价有方
在每次小组合作学习完了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对于那些表现较好的小组,教师应该多表扬,或给五角星,或让全班为他们鼓掌。经过多次评价之后,就无形当中促进了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也使学生明白了合作过程中到底怎样做才是表现好的行为,并相互进行学习。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人际交往和实践探索的能力。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坚持从低年级就开始不断地探索、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不断发展、日趋完善,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