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呼唤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
在此次培训活动中,我认真聆听各位教授专家的专题讲座,我觉得这些讲座和实践活动,非常贴近我们教师的教学,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操作的过程当中都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让我感到受益匪浅。
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呼唤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要求教师首先是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的人,应努力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和意识是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使教师本人在专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得到极大地发挥,也使得实践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可能,并可促使自我专业发展能力的形成,成为促进专业发展的新因素。我觉得专家老师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和多年的教育研究经历,真实事例的呈现,形象生动的叙述,深入浅出的分析,可谓发人深省、感慨万端,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专家老师更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做一只快乐奔跑的蜗牛”告诉我们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认真,不畏艰难,蜗牛也能快乐的奔跑起来!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从专家老师幽默风趣的自身实践发生的故事,我学到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与家长沟通要先了解学生家庭状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只要家长是重视孩子的学习的,那么我们就有沟通的机会和希望,尊重家长是与学生家长沟通的第一原则,教师是我们的职业角色,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充分利用新的网络平台家校通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学生家长要像对待同事、朋友一样平等友好,和家长谈话,发短信要客气,要注意礼节,不起高调,不发火。要有包容心,以平常心对待学生的冒失和错误与学生家长沟通,讲究一“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愉快地与你合作,老师应用诚心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有效的家校沟通拉近了家庭和学校距离,极大地方便了家长、老师之间保持经常性的交流,及时准确地把握孩子成长的脉膊,渐渐形成了一股教育合力,从而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循着正确的人生轨迹良性发展,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培训后,我更感觉到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日后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碰到意外的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只有通过反复地研究和领悟,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走上讲台。这一信念不仅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时刻谨记不能丟弃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