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韩彦玲
4110820011620027发起了2021-12-28
0
回复
8
浏览

      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提高课堂效率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法宝之一。作为一线教师,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如何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呢?我觉得,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是很重要的,下面我结合自己日常的教学感悟来谈下如何通过做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来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 熟悉课标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我看了不止10遍,也参加了相关课标培训和考试很多次,最近一次是刚刚过去的教坛新秀听评课比赛,真的是书看百遍其义自见,最开始看课标是死记硬背还老记不住,最近一次看突然发现自己现在的课堂设计很多理念遵循了课标上规定的课程基本理念,也许是看得多了,不知不觉在教学设计时候就能运用到课程目标的5个方面,兼顾到课程基本理念、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不得不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根本。

      比如,六年级下册Unit3 Who was she? Part 5的教学设计中,我考虑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5-6年级学生达到二级标准,二级标准要求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如何使学生对应于有持续的兴趣呢?课前热身环节我就设计了歌曲《Row your boat》,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歌声中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注意力集中,对本节的英语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的“博物馆招聘讲解员活动

”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因为课程理念中提到“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考虑到这点而设计的博物馆招聘场景,通过听、读、说的任务闯关,闯关成功后又通过“小小讲解员”的活动让学生介绍名人来体验运用本节目标语言,整节课孩子们如在真实情境中了解了孔子,学会了介绍其他名人事迹,感悟到了名人的伟大,最后通过向戍边英雄致敬的英文歌曲的齐唱,又激发了学生向名人学习的决心。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而设计,但是,只有熟悉课标,才能更好地贴近课标而进行教学设计。

  • 吃透教材

      我们所用的英语教材从三年级至六年级谈论的很多话题是重复的,但语言组织是由浅入深的,每册书的前后单元也有一定的连贯性,每单元的板块设计都有各自的用途,但如果把每本教材钻研透彻,在进行教学设计备课时,我们才能游刃有余地联想到学情、哪些词汇、句型可以在本节教学设计中再次进行巩固,使学生知识掌握更全面、更系统,某单元的哪些部分我们可以整合到一节课的不同环节中,使课堂环节设计最优化。

      比如,六年级上册Unit6 I am  ill today.Part 4&7的教授中,我先调整了教材顺序,将Part 4和Part 7放在一起,结合本单元第3部分学过的词组:go to the hospital,see a doctor,talk to a nurse,drink lots of water,stay in bed,take some medicine.结合第六部分学过的句型“Wang Li is not feeling well.”结合上单元所学句型“What’s wrong with you?/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结合五年级指路用语“Follow me.This way,please.”结合三年级下册致谢用语“Thank you !/Thanks a lot./You are welcome.”借助“扮演医生、护士、病人”游戏,将这么多句型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用英语看病交流的语言体系和沟通交流能力。本节课的课堂容量虽大,但教师非常熟悉教材,并且充分了解学情,学生在教师教学设计的引导下,本节课收获知识颇多,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所以说,吃透教材才能在教学设计中织好网,进而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 充分备课

      我们都知道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具、备学生、备教法、备板书、备作业、备资源,但深入到真正的备课中,尤其是讲公开课的时候,很多老师还是感到无从下手,当然,这也是我一直在学习的知识。

      通过多次的观课、评课,我也有了自己一定的感悟,也许不是很成熟,但讲公开课我不再迷茫。

      设计一节教学设计首先是确定教学目标。比如在进行六年级下册Unit3 Who was she? Part 5Confucius教学设计时,我先初步研读本单元教材,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再次研读教材发现本单元1-4部分介绍了人物Marie Curie,Norman Bethune,Leifeng,Harriet Tubman,Einstein,学生通过这四部分知识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能从who,where,what三方面来描述一个伟人,所以本节所讲的第五部分虽然是只讲孔子,但可以在拓展环节,设计活动对这些知识进行整合。基于这些考虑,首先确定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1.能用所学词语与句型谈论和描述名人生平事迹。 2.能听懂并会用Kongzi was a wise man and a great teacher. He lived in Shandong, 等关于who,where,what的句型进行描述和谈论孔子事迹,并整合本单元所学其他名人事迹进行综合表述。3.使学生在了解名人生平事迹的基础上,立雄心,树大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

      其次是确定教学方法。考虑到本单元的情感目标也是对之前所学职业、梦想话题的进一步延伸和知识的迁移,就迸发出了以“博物馆招聘讲解员”为主线来创设情境、设计活动,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和听说读来闯关的教学活动流程也基本确定了。

     然后是剖析文章,考虑教具、课堂评价进而确定板书和教具的制作方案。本节课从who,what,where三个方面出发,找出关键词和重点短语,左边模块的板书就确定了,再设计博物馆的场景使课堂情境更真实些,绘画博物馆的过程中“小小讲解员”的活动和“博物馆最下面贴奖励贴,两边灯笼分AB组”来进行课堂评价的想法也油然而生。

      最后,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板书确定好的基础上,在进行课件的设计就显得很轻松了,所以,充分备课我们要有依据也要有方法,充分备课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讲起知识点来才能驾轻就熟,课堂效果才会明显。

      总的来说,通过对自己还有优秀同行的课堂观察、听评课、课例研究、课题研究,我认识到我们要首先要熟悉课标、吃透教材,再学会充分备课,我们才能通过自己的课堂设计来提高英语课堂效率。但是教无定法,教有众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期待自己不断成长,能设计出更好的教学过程来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