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一) -----寻找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原因
03740668275发起了2020-12-11
0
回复
9
浏览

本周在学校教师大会上,根据期中考试的考试情况,校长提出了一个教研议题“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应到英语教学中,那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拿到这个议题,我不禁哭笑不得,为什么?因为这是大家讨论最普遍,又最终总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有时候,我总在想,学生们到底是什么想法?学习怎么那么费劲?无论你讲多少遍就是无法掌握,无论你强调多少遍的重点总有人忘记,无论你再三强调几次的作业没总会有人再问你,今天什么作业?那么,学生的兴趣真的就能那么简单就能激发么?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也是特别注重提高学生兴趣,总是尽可能地采取有趣的方式去进行教学,上课前放个相关的小音乐视频,引入时精心设计一下,紧跟时事或者潮流,提出让学生相关的话题,往往能引发一阵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尤为活跃,学生们都兴致勃勃,看起来一片繁荣景象,可只要这个话题一结束,准备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学生们就立马沉寂下去,就仿佛刚刚那一幕是幻觉似的。当我在导入时提到学生们感兴趣的点时,学生们都抬起头来看着我,我享受着大家瞩目的目光,只要话题稍稍涉及学习知识,学生们就又安之若素,该是什么样就还是什么样,所以起初的我困惑不解,为什么和专家们说的不一样?是我课程设计的有问题?是我理解有误?是我的操作方式不对?于是,我在网络上开始看好多优秀教师的优质课,学习优秀教师们的精华,来弥补我的不足。于是我发现,专家们的办法我在运用中确实有一些不足,毕竟初出茅庐的我经验不丰富,教学上还是略显稚嫩,但总体上还是没有找错方向,基本框架还是没问题的,那么,到底是是哪里出错了呢?于是我就在不停思索,不停寻找答案,可从未得到解释。直到我正式考上招教考试,被分到小学工作一段时间后,才算有了答案。这个答案出乎我的预料,可又在情理之中。说起来惭愧,答案很简单,就两个,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或许还有其他的更深层的因素,包括什么,家庭教育和社会因素,学生个性和心理因素等等,可我不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专家,复杂的我分析不了,我作为一名一线最基层的教师,切切实实看到的就是上述所说的两个学生时代的基本要素: 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

首先说一下学习习惯,学生们进教室就知道坐好,拿出课本和学习资料,准备开始新课程的学习。这就是一种学习的习惯。上课后,学生坐得端端正正,跟着你的思路走,上课回答问题,新课学习完成后,及时做练习册练习,然后学生的成绩就不会差,相反,上课左顾右盼,不注意听讲,课后也不完成练习的学生,成绩就不怎么好。因为小学这段经历,在知识很简单的时期,不需要什么基础的情况下,学习习惯对成绩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课堂上学习习惯好的学生,成绩就特别明显好于那些学习习惯差的学生,但是因为小学时期的特殊性,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就出现一种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教师尤其关注某几位同学的时候,这些学生就会被迫性地改变原本不良的一些学习习惯,成绩就会很容易上升,反之,如果无意间忽视几位同学,那学生的成绩就会很容易下降。我自己做过很多尝试,其中就包括让一些成绩略差的学生改变学习习惯,成绩就上升的现象。所以,学习习惯要培养好,并且坚持下去,才会形成一种惯性,学生会在惯性的支持下,认真听课,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其实就我本身而言,读书数十载,早就养成了学习的习惯,甚至在听很多讲座或者是不感兴趣的话题时,也会因为习惯上课的样子,而不由自主认真听讲,好多不是因为我对此感兴趣,而真的是习惯而已。习惯性地认真最致命!

其次,说一下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人们对知识的运用也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上。现在的我任教九年级英语,我所教的学生已经学英语八年多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学习过程,很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完成对知识的基本积累,那就意味着现在上课的时候,部分学生完全在听天书,他们甚至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和语文数学等其他科目不一样,那些科目他们还是能听清教师的每一个字的,而英语老师的课堂,那就完全是另一番天地了,我上课时体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内容决定听课质量。举个例子,上课前开始教单词的时候,读书的声音比讲课文,听听力的时候要大,讲语法的时候还是略有回应,最差的就是给学生处理练习题的课堂情境,那完全是一片寂静,其实也不是,正确的表述是,提问学生时一片寂静,没人吭声,只要讲解开始,底下就窃窃私语,别误会,不是学生在私底下讨论问题,他们只是在聊天打发时间而已。这种现象作为老师很气愤,可是换位思考一下,学生也是很可怜,他们坐在课堂上听不懂任何一节课,再不让他们动,那就真成木头人了。九年级的内容很深,很难,很多,教授课程的进度再加快一些,学困生们就完全无法理解,如同天书一样的学习内容,再没有一定的学习基础,那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嘛。这样的课程深度是仅仅一个有趣的导入能拯救的么?是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能拯救的么?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嘛。因为你最终还是要讲知识的嘛,等幽默风趣的点过去后,学生们捧场的热闹之后,课堂依旧会归于沉寂。想着吊着一个胡萝卜,学生就能跟着往前傻傻的走?学生们怎么可能买账?想想他们也在学校呆了这么多年了,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想法的人,他们对老师们上课的套路也早已熟悉了,成年人的套路已经糊弄不住这些常驻互联网的00后了。因为无论多么有趣的导入和多么幽默的老师,依旧比不上天书一般的学习任务更让人劝退。愿意跟着你走的学生,都是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学生,因为他们能听得懂,能伸伸手就够到一点学习的成果,能体会到胜利的感觉。

总之,学习习惯决定学生学习基础,学习基础也能反作用于学习习惯,对于我们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不仅仅是激发学生兴趣就能做到的事情,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们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甚至这这条路通向的可不一定是成功,可是,那又如何,总要尝试吧,万一成功了呢?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