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们讲到unit2,再加上学校要开始教学赛课活动,所以忙的不可开交,其中同学科的两位九年级英语老师在赛课活动中不约而同讲了同一篇阅读文章Full moon , Full feelings!两位老师在同一篇文章的分析解读中采取了不同的侧重点,一位老师侧重于分析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知识点,在课堂上充分的让学生读和记,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读课文。因为学生基础较差,甚至于教师课堂用语尽量汉英结合多一些。而另一位老师则侧重于学生对文章梗概的总结,让学生自行总结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甚至让学生思考如何续写文章,当然学生基础好些,教师引导基本以英语口语为主。两位老师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课上的既精彩又充实!
而我们进度基本一致,我呢也恰好要讲这一课,讲之前我就在思考,如何去讲本节课,而两位老师的示范也给了我几点启示。
- 上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虽然每年我都说学生基础真差,可今年学生基础特别差。所以在今年我干了一件上班这几年从来没干过的事,那就是给学生翻译课文,先解决学生对文章字词的认识问题,然后再解决文章的脉络问题和主旨大意。你别说,效果还是有的,第一,学生理解了文章,第二,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去找问题的关键字词,初步对文章进行分析。也就是说,我颠倒了一贯以来对阅读理解的处理习惯,原来是先泛读后精读,我现在是先精读再泛读。困难是有的,毕竟这样非常耗费时间,原来一节讲完的东西现在至少得一节半,甚至是两节时间。可效果也是明显的,连单词都不认识的学生慢慢学着读课文,背短语。所以,前辈们几十年的填鸭式教学不是一无是处,我们本来就应该批判地接受,返璞归真,才是教学的好手段。
- 要有自己的特色。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不擅长的方面,如何扬长避短才是关键。对一篇课文的处理也是一样,两位老师对课文的处理侧重点不一样,带给学生的启示也是不同的,学生学到的内容自然也有所区分。那么,全本课本有那么多文章,我们就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处理。适合基础知识的,就多记词汇短语句式,文章结构分明的,就多分析文章结构,练习写作。话题比较生活的,可以侧重日常对话和情感教育。把文章特色和自身性格特点结合起来,即打破千篇一律的阅读文处理办法,让教学焕发新的生机!当然,也不能一味求新奇,毕竟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还是要优先考虑的!
本次的教学反思暂时告一段落,以后如果再有什么新的想法,我再补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