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五月,
我们相约,
齐聚雾都――重庆,
进行一场“学本教学”的修行。
――题记
2018年5月13日,长葛市教体局组织中小学教育骨干教师一行六十余人,齐聚在具有“山水之城”“雾都之称”的美丽城市――重庆,参加为期一周的“中小学教师学本教学专题研修”活动。
培训日常安排――专题讲座、实地考察,理论培训、研讨交流,形式多样,短短一周,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听觉上感受不可谓不深刻。无论是龚熊飞院长用理论+实际经验+案例分享的方法,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本课堂: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与应然之态”、“学术论坛――中小学深度自学的难点与突破”、“中小学有效合作的挑战与突围”以及“中小学高阶展学的困境与对策”的专题讲座,还是李帮魁老师“基于内在机制提升合作学习效度”的专题讲座,亦或是沙坪坝小学、滨江小学以及重庆第十五中学校的参观,都让我们目不暇接、赞叹不已!短短一周,收获满满,获益匪浅,同时,也令人深思!
5月14日以及5月17日,两天时间,龚院长根据自己的从教经验,结合一个个教学实例为我们阐述了学本教学的变革:一个教学模式,先学后教,互助展评;三种学习方式,自学、互学、展学;还有如何设计导学案等等。模式特征:学为中心、学为主线,三大方式:自学、互学、展学。围绕三大新学习方式来设计教学模式。龚院长说:“合作学习的运用有高下之分,我们要特别关注合作学习的两种情况,一是把假合作改进为真合作,一是把浅合作改进为深合作”。假合作与真合作如何区分?主要由合作的问题决定。合作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因此,问题的质量就会决定合作学习的智能含量。合作学习的问题难度要大于个体解决问题的难度却又小于小组解决问题的难度。假合作不仅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甚至还影响教学质量提高。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有以下几个特征:一,从学生视角判定真问题。二从教学视角判定主问题。龚院长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详细的讲解了如何判定为真合作,令人豁然开朗。课堂上要想实现小组的真合作、深合作,首先,合作学习中探讨的问题应有一定的难度,从教学视角判断是主问题,直指教学重点、难点的问题。其次,要准确把握真合作 的标准是:其一,全员参与,其二,发挥组长的职能,组织 有序交流,学困生先讲,中等生补充,优等生引发组内同学 深度互动。有了这一个细节,小组的合作交流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小组合作学习技能训练
1.全体参与。评价要点,组长主持,弱者先行,中者补充,优者总结。要善待错误,营造互相包容、互相理解的氛围。
2.合作氛围。耐心倾听,做好笔记,善意评价,积极讨论。
3.目标达成。分工展示,表达清晰,观点合理,结论正确。
展学的五个基本特征:1.内容的整体性;2.表达的过程性;3.组织的自主性;4.过程的交互性;5.学习的生成性。展学的完整表达叫做展评式的学习,由“展学+评学”联动的过程构成。在制度设计上,我们把“展示学习”改为“展评学习”,主要有两点优势:第一、展学机会有限,而评学机会更多,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对话和交流,有利于从广度上激活课堂;第二、展学调动学生之间围绕问题展开争鸣,追求生生互动的效应,诱导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有利于从深度上激活课堂。
龚院长报告中的金句:
1.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约翰.奈斯比特
2.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出错的天才!
3.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先学后导,以学定导”。
4.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学习者,还是一个同伴发展的主体者。
5.一节课=自学―互学 ―展学
6.真正有效的教学是内外兼修。
……
教学改革的本质是变革教与学的关系。而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改革。为了帮助老师们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困惑,5月15日,沙坪区教师进修学院初教中心的李帮魁老师做了一场《基于内在机制提升合作学习效度》的专题讲座,老师们心中关于小组如何组建以及如何有效发挥小组功效等疑团,在李老师的报告中找寻出了答案。李老师出示三张小组合作的图片,反映当下的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导学案,但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缺少有深度,思维互动的合作学习能力;缺少促进个体认知化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的合作少之又少。与会老师一目了然,很清楚的明白了无效课堂的现状,他又运用一种“麻将精神”形象的告诉大家小组合作应该有的一种状态!
李帮魁老师金句:
1.麻将精神:随叫随到,从不拖拖拉拉;永不言败;不抱怨;不在乎工作环境;不管跟谁搭档,照样努力;牌好牌坏没关系,都往努力方向;对工作中使用的工具不挑剔;从不嫌弃工作时间长。
2.设置问题不在于多少,而在于精。
3.无论什么样的课堂,只要学生会质疑,会提问就是精彩课堂。
……
5月16日及5月18日,我们分别参观了沙坪坝小学、重庆第十五中学以及滨江小学,期间有观摩课的展示,直观再现了小组合作在课堂上风采,有各校长的报告,让我们更深入了解这座学校的理念,以及办学宗旨。同时,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更是直观的告诉了我,什么是一座有思想、有灵性的学校。每一处场景都震撼着我,感染着我,五彩缤纷的教室文化让我耳目一新,哪里是教室,分明是家的乐园嘛!孩子们在这样温馨的、整洁的、有爱的氛围中学习怎能不幸福!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都出现!墙壁文化与校本课程融合在一起,走在任意的教室走廊,随手一拍,随处都是浓郁的文化气息!让我感触最深的滨江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校本课程建设,那天,我们恰巧遇到孩子们正在上厨艺课,这只是滨江小学57门校本课程中其中的一种!有幸见证孩子们在灶台前的英姿飒爽!看着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炒菜的模样,真心为她们点赞,为滨江小学点赞!同时也反思,我们的学校什么时候也能如此多元化的培养孩子?
如果说滨江小学的文化氛围浓厚,令人叹为观止的话,那更精彩的在这里,每一位班级解说员落落大方、语言流畅,让人震撼!孩子们精彩的解说无不彰显着滨江小学学本教学的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班级文化的建设也靠学生完成!这里的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羡慕!我更应该反思,现在,我们的学校离滨江小学的现状相差甚远,可谓十万八千里,但,我想,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不枉此行!
学习与交流共存,才能促进专业知识的成长。萧伯纳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龚院长精彩的报告结束后,我们并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所有参与学习的老师分组讨论交流,在各组组长的引领下,讨论、交流思想。谈收获、谈心得、谈感受、谈想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次学本研修之旅结束了,可我知道,我们的教育改革之路才刚刚开始!也许,我们不能一下子成为滨小,但我想,只要心中有梦想,有学生,坚持下去,你就有机会!只要你学到了一点,改变了一点,进步了一点,这趟研修之旅就有价值!愿此次培训的理念能落地生根,愿我们的课堂也能呈现出思想生命之花的碰撞与展现,愿我们的孩子脸上也能洋溢着畅游知识海洋的幸福笑容,愿我们的孩子也能有一个彩色的童年!最后借用沙坪坝小学校长唐校长的话作为结束语:办“人”的教育就是――真正让每个孩子都出彩!不要放弃!不要放弃!